剛字的含义
剛字的解释
剛
- 五行:金
- 康熙笔画:10
- 拼音:gāng
- 繁体:剛
- 笔画:10
- 部首:刂
剛字寓意
【剛】剛 gāng 见“刚”。
剛字解释
【剛】[①][gāng][《廣韻》古郎切,平唐,見。]“刚1”的繁体字。(1)坚硬。(2)刚直;倔强。(3)强盛;健旺。(4)肃杀。(5)勉强。(6)古代哲学家用阴阳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势力,认为阳性剛,阴性柔。因以“剛”指:(1)“阴阳”之阳。参见“剛柔”。(2)“晝夜”之昼。昼为阳,夜为阴。参见“剛柔”。(3)“奇偶”之奇。奇为阳,偶为阴。参见“剛日”。(4)“君臣”之君。君为阳,臣为阴。《易·鼎》:“玉鉉在上,剛柔節也。”高亨注:“君上爲剛,臣民爲柔。節,有節度也。”(7)副词。才。(8)副词。偏;只。(9)副词。恰好,正好。(10)钢。铁和碳的合金。(11)通“犅”。公牛。(12)鼓名。(13)兵车名。(14)星名。即天罡。北斗七星之柄。(15)姓。元有刚僧,清有刚毅、刚林。
剛字诗词来源
【剛】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战国楚国·作者:屈原《国殇》
乾坤剖兮建两仪,刚柔分兮有险夷。东汉·作者:郭苍《神汉桂阳太守周府君碑铭》
刚柔合德配二仪,形影一绝长别离。西晋·作者:傅玄《拟四愁诗四首 其二》
四十时。体力克壮志方刚。西晋·作者:陆机《百年歌十首 其四》
号作弥勒金刚身。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十三》
不增不减自金刚,身去身来本三昧。初唐·作者:慧能《示志诚偈二首 其二》
月中玉兔坎中阳,外柔形容内有刚。唐·作者:崔玄真《大还丹口诀》
立性坚刚平若砥,君子偏将交道比。唐·作者:皎然《桃花石枕歌送安吉康丞》
何人亦秉坚刚姿,吾见君心得如此。唐·作者:皎然《桃花石枕歌送安吉康丞》
愿逐刚风骑吏旋,起居按摩参寥天。唐·作者:顾况《曲龙山歌 其二》
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茆舍入深居。中唐·作者:法常《答盐官齐安国师见招 其一》
三十年前老健儿,刚被郎中遣作诗。中唐·作者:王智兴《徐州使院赋》
不教布施刚留得,浑似初逢李少君。唐·作者:京兆韦氏子《悼妓诗》
一阴一阳为天地,一刚一柔自均匀。唐·作者:钟离权《破迷正道歌》
一听曹刚弹薄媚,人生不合出京城。中唐·作者:刘禹锡《曹刚》
遥知清净中和化,祗用金刚三昧心。唐·作者:白居易《钱虢州以三堂绝句见寄因以本韵和之》
谁能截得曹刚手,插向重莲衣袖中。唐·作者:白居易《听曹刚琵琶兼示重莲》
可怜夭艳正当时,刚被狂风一夜吹。唐·作者:白居易《惜花》
演大律兮离毫芒。度偫有兮耀柔刚。中唐·作者:柳宗元《南岳云峰和尚塔铭》
剑头已折藏须盖,丁字虽刚屈莫难。中唐·作者:元稹《寄乐天二首 其二》
乾坤剖兮建两仪,刚柔分兮有险夷。东汉·作者:郭苍《神汉桂阳太守周府君碑铭》
刚柔合德配二仪,形影一绝长别离。西晋·作者:傅玄《拟四愁诗四首 其二》
四十时。体力克壮志方刚。西晋·作者:陆机《百年歌十首 其四》
号作弥勒金刚身。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十三》
不增不减自金刚,身去身来本三昧。初唐·作者:慧能《示志诚偈二首 其二》
月中玉兔坎中阳,外柔形容内有刚。唐·作者:崔玄真《大还丹口诀》
立性坚刚平若砥,君子偏将交道比。唐·作者:皎然《桃花石枕歌送安吉康丞》
何人亦秉坚刚姿,吾见君心得如此。唐·作者:皎然《桃花石枕歌送安吉康丞》
愿逐刚风骑吏旋,起居按摩参寥天。唐·作者:顾况《曲龙山歌 其二》
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茆舍入深居。中唐·作者:法常《答盐官齐安国师见招 其一》
三十年前老健儿,刚被郎中遣作诗。中唐·作者:王智兴《徐州使院赋》
不教布施刚留得,浑似初逢李少君。唐·作者:京兆韦氏子《悼妓诗》
一阴一阳为天地,一刚一柔自均匀。唐·作者:钟离权《破迷正道歌》
一听曹刚弹薄媚,人生不合出京城。中唐·作者:刘禹锡《曹刚》
遥知清净中和化,祗用金刚三昧心。唐·作者:白居易《钱虢州以三堂绝句见寄因以本韵和之》
谁能截得曹刚手,插向重莲衣袖中。唐·作者:白居易《听曹刚琵琶兼示重莲》
可怜夭艳正当时,刚被狂风一夜吹。唐·作者:白居易《惜花》
演大律兮离毫芒。度偫有兮耀柔刚。中唐·作者:柳宗元《南岳云峰和尚塔铭》
剑头已折藏须盖,丁字虽刚屈莫难。中唐·作者:元稹《寄乐天二首 其二》
剛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剛】【子集下】【刀字部】 剛;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141第11〔古文〕 【唐韻】古郞切【集韻】【韻會】【正韻】居郞切, 音岡。【說文】彊斷也。从刀,岡聲。【增韻】堅也,勁也。【易·乾卦】大哉乾乎,剛健中正。【司馬光·潛虛】剛,天之道也。又作 。【史記·樂書】而民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