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峭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0
  • 拼音:qiào
  • 繁体:
  • 笔画:10
  • 部首:

峭字寓意

【峭】 qiào 山又高又陡:陡壁。峻立。丽(a.陡而多姿;b.文辞遒劲华美)。拔。 形容严峻:寒。急。劲。厉。

峭字解释

【峭】[①][qiào][《廣韻》七肖切,去笑,清。]亦作“陗1”。(1)陡直,高峻。(2)陡峻的山。(3)严峻,苛刻。(4)尖利。(5)形容诗文立意或遣词造句奇险、挺秀。(6)俊俏。

峭字诗词来源

【峭】增陊峭兮甚䧢陁,鲧莫涉兮禹不窥。东汉·作者:郭苍《神汉桂阳太守周府君碑铭》
龙盘梵质层峰峭,凤展翔仪乙卷收。盛唐·作者:李隆基《佛教梵文唵字唐玄宗书并读 其一》
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风愁杀峭帆人。盛唐·作者:李白《横江词六首 其三》
崄峭嵌空潭洞寒,小儿两手扶栏干。唐·作者:顾况《苔藓山歌》
插空峭壁白云迷,独上高巅万象低。中唐·作者:周渭《游兼山》
峭壁幽岩往复希,片云孤月每相依。中唐·作者:伏牛上人《三个不归颂 其三》
巴山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中唐·作者:孟郊《鼓吹曲辞 其一 巫山高二首》
此诗峭绝天边格,力与文星色相射。唐·作者:马异《荅卢仝结交诗》
峭壁猿啼采处深,一枝奇异出孤岑。唐·作者:谢邈《谢僧寄拄杖》
孔丞别我适临汝,风骨峭峻遗尘埃。中唐·作者:韩愈《感春五首 其四》
悠扬喷鼻宿酲散,清峭彻骨烦襟开。中唐·作者: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
灵山会中身不预,吟想峭绝愁精魂。中唐·作者:刘禹锡《唐侍御寄游道林岳麓二寺诗并沈中丞姚员外所和见徵继作》
峭壁苍苍苔色新,无风晴景自胜春。中唐·作者:刘言史《过春秋峡》
蕤宾掩抑娇多怨,散水玲珑峭更清。唐·作者:白居易《代琵琶弟子谢女师曹供奉寄新调弄谱》
日午微风且暮寒,春风冷峭雪乾残。唐·作者:白居易《府酒五绝 招客》
昔年尝作毗陵客,石峭泉清天下稀。唐·作者:姚合《送崔郎中赴常州》
赵璧五弦弹徵调,徵声巉绝何清峭。中唐·作者: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 其三 五弦弹》
爱君气坚风骨峭,文章真把江淹笑。唐·作者:李涉《岳阳别张祜》
风神左峭心意阔。唐·作者:李涉《李独携酒见访》
骨峭情高彼岸人,一杯长泛海为津。唐·作者:张祜《题画僧二首 其一》

峭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峭】【寅集中】【山字部】 峭;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311第23【廣韻】【集韻】 七肖切,音俏。山峻拔峭絕也。【集韻】嶮也。【淮南子·繆稱訓】岸峭者必阤。又【謝靈運·過始寧墅詩】巖峭嶺稠疊。 又急也,嚴厲也。【前漢·鼂錯傳】錯爲人峭直刻深。 【正字通】通作陗。

与峭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峭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