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凇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0
  • 拼音:sōng
  • 繁体:
  • 笔画:10
  • 部首:

凇字寓意

【凇】 sōng 在地表或地面物体上,云雾或雨滴以及除霜、露外的水汽凝结成的冰晶:水。雾。雨

凇字解释

【凇】[①][sōng][《廣韻》息恭切,平鍾,心。][《廣韻》蘇弄切,去送,心。][《廣韻》祥容切,平鍾,邪。]云雾或水气凝结而成的冰花。

凇字诗词来源

【凇】妆点瑶林连雾凇,沈埋茵草未羊眠。北宋·作者:韩琦《残腊》
香清一榻氍毹暖,月淡千门霿凇寒。北宋·作者:曾巩《冬夜即事》
园林初日静无风,霿凇开花处处同。北宋·作者:曾巩《霿凇》
园林日出静无风,雾凇花开树树同。北宋·作者:曾巩《雾凇》
天为王孙醒醉眼,晚来雾凇入千林。北宋·作者:苏过《次韵赵伯充雪中见招 其一》
万山云雪阴霾空,千林雾凇水摇风。宋·作者:曾纡《戏作冷语》
十月二十有二日,霜凇成花泥淈淈。南宋·作者:舒岳祥《晓霜成花日色凄淡炙背南檐记所闻见》
狂歌把酒屠苏地,醉眼看梅雾凇天。宋末元初·作者:戴表元《辛卯除夜》
欲剪吴凇江水悠,早梅时节酿酸愁。明末清初·作者:徐波《次牧《翁六月七日迎河东君于云间喜而有述》诗 其一》
鸦穿䰒凇翻林影,鸽下罘罳印爪痕。清初·作者:查慎行《雪后独赴书局》
满城雾凇呈奇卉,拔地霜松挺高节。清初·作者:查慎行《瑞雪唫为白中丞六十寿》
迷濛夜路转平沙,开遍千林雾凇花。清初·作者:查慎行《雾凇花古人罕咏者惟曾南丰有七律一首拈笔示绮堂》
晓起千林雾凇严,频呵冻指似排签。清·作者:史夔《济阳道中雪》
游氛雾凇迷人来,对眼不能辨近树。清·作者:胡润《游黄庭观》
凇约懒云归石屋,旭收清露到圭塘。清·作者:杭世骏《叠韵咏方镜八首 其三》
贱躯定不干天忌,闲看窗前雾凇花。清·作者:黄景仁《病中杂成 其二》
人生何地不能乐,况乃千林散花凇。清·作者:程恩泽《湘中两番雪歌》
茫茫关塞胡可度,一夜冰凇锢眼缬。清·作者:程恩泽《滇生侍讲用东坡聚星堂韵赋雪见示因次奉酬》
冰凇散作千林花,寒气蒸成百里雾。清·作者:程恩泽《木冰》
愁杀雾凇天漠漠,松山头白早时回。清·作者:吴其浚《大山了塘》

凇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凇】【子集下】【冫字部】 凇;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132第39【唐韻】息恭切【集韻】【韻會】思恭切【正韻】息中切, 音鬆。【字林】凍 也。寒氣結木如珠,見晛乃消。齊魯謂之霧凇。又【集韻】蘇弄切,鬆去聲。【曾鞏·齊州冬夜詩】淸香一榻氍毹煖,月淡千門霧凇寒。又【咏霧凇詩】園林初日淨無風,霧凇開花樹樹同。

与凇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凇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