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字的含义
蚌字的解释
蚌
- 五行:水
- 康熙笔画:10
- 拼音:bàng
- 繁体:蚌
- 笔画:10
- 部首:虫
蚌字寓意
【蚌】蚌 bàng 生活在淡水里的一种软体动物,介壳长圆形,表面黑褐色,壳内有珍珠层,有的可以产出珍珠:蚌胎(指珍珠)。 蚌 bèng 〔蚌埠(b )〕地名,在中国安徽省。
蚌字解释
【蚌】[①][bàng][《廣韻》步項切,上講,並。]亦作“硥1”。亦作“蜯1”。(1)软体动物。有两个可以开闭的多呈椭圆形介壳,壳内有珍珠层,或能产珠。(2)蠧虫。[②][bèng]地名用字。今安徽省有蚌埠市。[③][fēng][《集韻》敷容切,平鍾,敷。]通“蜂1”。
蚌字诗词来源
【蚌】海静天高景气殊,鲸睛失彩蚌潜珠。唐·作者:无可《中秋月彩如昼寄上南海从翁侍御》
骊龙颔被探珠去,老蚌胚还应月生。中唐·作者:刘禹锡《答乐天所寄咏怀且释其枯树之叹》
一珠甚小还惭蚌,八子虽多不羡鸦。唐·作者:白居易《予与微之老而无子发于言叹著在诗篇今年冬各有一子戏作二什一以相贺一以自嘲 其二》
玄蚌初开影暂明,骊龙欲近威难逼。唐·作者:李涉《六叹 其二》
波浑未辨鱼龙迹,雾暗宁知蚌鹬心。唐·作者:许浑《新兴道中》
暗惜蚌胎沈海面,仰思鹏翼破风头。唐·作者:章孝标《玩月遇云》
蚌胎未满思新桂,琥珀初成忆旧松。唐·作者:李商隐《题僧壁》
未必明时胜蚌蛤,一生长共月亏盈。唐·作者:李商隐《城外》
明珠大贝采欲尽,蚌蛤空满赤沙湖。唐·作者:崔珏《道林寺》
烟浪溅篷寒不睡,更将枯蚌点渔灯。唐·作者:皮日休《钓侣二章 其二》
文魮隔雾朝含碧,老蚌凌波夜吐丹。晚唐·作者:曹松《南海》
丹灶河车休矻矻,蚌胎龟息且绵绵。唐末至五代·作者:杜光庭《句》
非时已认蝉飘翼,到海须忧蚌失胎。唐末·作者:吴融《汴上观》
两轴蚌胎骊颔耀,枉临禅室伴寒灰。唐末至五代·作者:齐己《谢秦府推官寄丹台集》
海蚌琢成星落落,吴绫隐出雁翩翩。唐末至五代·作者:齐己《谢人惠十色花笺并棋子》
灵鸦啄破琼津滴,宝器盛来蚌腹圆。唐末至五代·作者:徐夤《荔枝二首 其二》
累累节转苍龙骨,寸寸珠联巨蚌胎。唐末至五代·作者:徐夤《笋鞭》
散䌽几当蝉饮际,凝光宜对蚌胎前。唐末至五代·作者:徐夤《露》
金翠丝黄略不舒,蚌盘清宴意何如。晚唐·作者:孙元晏《陈 武帝蚌盘》
蚌含玄兔深深意,曾与禅家作战争。北宋·作者:释重显《颂一百则 其九十四》
骊龙颔被探珠去,老蚌胚还应月生。中唐·作者:刘禹锡《答乐天所寄咏怀且释其枯树之叹》
一珠甚小还惭蚌,八子虽多不羡鸦。唐·作者:白居易《予与微之老而无子发于言叹著在诗篇今年冬各有一子戏作二什一以相贺一以自嘲 其二》
玄蚌初开影暂明,骊龙欲近威难逼。唐·作者:李涉《六叹 其二》
波浑未辨鱼龙迹,雾暗宁知蚌鹬心。唐·作者:许浑《新兴道中》
暗惜蚌胎沈海面,仰思鹏翼破风头。唐·作者:章孝标《玩月遇云》
蚌胎未满思新桂,琥珀初成忆旧松。唐·作者:李商隐《题僧壁》
未必明时胜蚌蛤,一生长共月亏盈。唐·作者:李商隐《城外》
明珠大贝采欲尽,蚌蛤空满赤沙湖。唐·作者:崔珏《道林寺》
烟浪溅篷寒不睡,更将枯蚌点渔灯。唐·作者:皮日休《钓侣二章 其二》
文魮隔雾朝含碧,老蚌凌波夜吐丹。晚唐·作者:曹松《南海》
丹灶河车休矻矻,蚌胎龟息且绵绵。唐末至五代·作者:杜光庭《句》
非时已认蝉飘翼,到海须忧蚌失胎。唐末·作者:吴融《汴上观》
两轴蚌胎骊颔耀,枉临禅室伴寒灰。唐末至五代·作者:齐己《谢秦府推官寄丹台集》
海蚌琢成星落落,吴绫隐出雁翩翩。唐末至五代·作者:齐己《谢人惠十色花笺并棋子》
灵鸦啄破琼津滴,宝器盛来蚌腹圆。唐末至五代·作者:徐夤《荔枝二首 其二》
累累节转苍龙骨,寸寸珠联巨蚌胎。唐末至五代·作者:徐夤《笋鞭》
散䌽几当蝉饮际,凝光宜对蚌胎前。唐末至五代·作者:徐夤《露》
金翠丝黄略不舒,蚌盘清宴意何如。晚唐·作者:孙元晏《陈 武帝蚌盘》
蚌含玄兔深深意,曾与禅家作战争。北宋·作者:释重显《颂一百则 其九十四》
蚌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蚌】【申集中】【虫字部】 蚌;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1077第21【唐韻】【集韻】【正韻】 步項切,音棒。【說文】蜃屬。【爾雅·釋魚】蚌含漿。【本草】生江漢渠瀆閒,殼堪爲粉。【呂氏春秋】月望,則蚌蛤實。【左思·吳都賦】蚌蛤珠胎,與月虧全。【拾遺記】隂泉在寒山之北,有黑蚌飛翔來去。 又【正韻】蒲浪切,傍去聲。義同。 又【唐韻古音】步孔切【郭璞·山海經·歐絲野贊】女子鮫人。體近蠶蚌。出珠匪甲,吐絲匪蛹。化出無方,物豈有種。 又【集韻】白猛切,音 。與蠯通。 又敷容切,音丰。與蜂通。 或作蜯、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