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砧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0
  • 拼音:zhēn
  • 繁体:
  • 笔画:10
  • 部首:

砧字寓意

【砧】 zhēn 捶、砸或切东西的时候,垫在底下的器具:板。子。 形状和作用像子的:骨(听骨之一)。木。

砧字解释

【砧】[①][zhēn][《廣韻》知林切,平侵,知。]亦作“碪1”。(1)捣衣石。(2)捣衣声。(3)切物用的板。(4)古代用于斩首或腰斩的刑具,犯人伏其上以受刑。参见“斧”、“鑕”。(5)泛指物体的基垫部分。(6)锻捶金属用的垫座。(7)方言。触着硬的或凸起的东西,感到不舒服或疼痛。

砧字诗词来源

【砧】香杵纹砧知近远。传声递响何凄凉。北魏·作者:温子升《捣衣诗》
洛阳新月动秋砧,瀚海沙场天半阴。唐初·作者:刘方平《寄严八判官》
揽红袖兮愁徙倚,盼青砧兮怅盘桓。初唐·作者:刘希夷《捣衣篇》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初唐·作者: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露悽霜肃吴砧捣,马壮兵强楚戍愁。初唐·作者:陈元光《候夜行师七唱 其五》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唐·作者: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可怜盈盈直千金,谁家君子为藁砧。盛唐·作者:王琚《美女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盛唐·作者:李颀《送魏万之京》
月华照杵空随妾,风响传砧不到君。唐·作者:王湾《句》
高殿秋砧响夜阑,霜深犹忆御衣寒。盛唐·作者: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 其二》
藁砧一别若箭弦,去有日,来无年。盛唐·作者:李白《代美人愁镜二首 其二》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唐·作者:杜甫《秋兴八首 其一》
落砧何曾白纸湿,放箸未觉金盘空。唐·作者:杜甫《阌乡姜七少府设脍戏赠长歌》
四野山河通远色,千家砧杵共秋声。唐·作者:钱起《乐游原晴望上中书李侍郎》
不知彩杵重将轻,不悉青砧平不平。唐·作者:杨泰师《夜听捣衣诗》
月色为怜今夜客,砧声那似去年秋。唐·作者:护国《别盛安》
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中唐·作者:韦应物《登楼寄王卿》
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唐·作者:韩翃《同题仙游观》
千家闭户无砧杵,七夕何人望斗牛。唐·作者:李嘉祐《早秋京口旅泊章侍御寄书相问因以赠之时七夕》

砧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砧】【午集下】【石字部】 砧;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828第43【唐韻】【集韻】 知林切,音斟。擣衣石也。【庾信詩】秋砧調急節。 又藁砧,農家擣草石。【古樂府】藁砧今何在。 通作碪。

与砧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砧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