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莩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3
  • 拼音:
  • 繁体:
  • 笔画:10
  • 部首:

莩字寓意

【莩】 fú 芦苇秆里面的薄膜:葭 piǎo 同“殍”。

莩字解释

【莩】[①][fú][《廣韻》芳無切,平虞,敷。](1)植物茎杆里的白膜。参见“葭”。(2)种子的外皮。[②][piǎo][《廣韻》平表切,上小,並。]通“殍1”。饿死的人。

莩字诗词来源

【莩】磨沙漉水莩谷滑,砍柱煮釜风波声。北宋·作者:宋祁《句 其十六》
磨沙漉水莩壳滑,斫桂煮釜风波声。北宋·作者:梅尧臣《采芡》
气从缇室葭莩起,风向白蘋洲渚生。北宋·作者:程颢《秋》
贱士葭莩敢为献,愿光南国过期颐。北宋·作者:韦骧《致政胡郎中生日》
萝蔓新欢可重誇,葭莩旧契转增华。北宋·作者:韦骧《孙太守席赋催妆》
葭莩敢以诗为献,唯祝公如卫武安。北宋·作者:韦骧《陈公武中散生日》
人生百年寄鬓须,富贵何啻葭中莩。北宋·作者:苏轼《将往终南和子由见寄》
彭蠡湖边一笑初,绿衣相见论葭莩。北宋·作者:李之仪《旌德王承议挽词》
一日几回撚白须,我本于世非葭莩。北宋·作者:李之仪《撚须寄傅子渊》
细莎为屦如编须,轻葛为服如剪莩。北宋·作者:苏辙《四月二十八日新热寄仇池》
旧好葭莩容间见,新篇锦绣得家藏。北宋·作者:孔武仲《武仲伏蒙知府待制宠示新诗课成短篇以献左右》
有妹言归奉箕帚,仰谁出力助葭莩。北宋·作者:黄庭坚《伤歌行四首 其二》
吾徒禄食固可饱,更愿眼前无饿莩。宋·作者:孔平仲《夏旱》
得君宁独为葭莩,两度湘中眷我殊。北宋·作者:邹浩《寄公安令孙仲恭》
葭莩密接椒房庆,脂泽频增石窌封。宋·作者:汪藻《贾太夫人王氏挽诗二首 其一》
葭莩永叹音容阻,闾里空存孝义称。宋·作者:张纲《吴氏太淑人挽词》
晚缀葭莩公已病,送行无路首空搔。宋·作者:张守《胡进彦挽词》
当时已分餐毡莩,宁复梦游炎岭热。南宋·作者:范成大《乾道癸巳腊后二日桂林大雪尺馀郡人云前此未省见也郭季勇机宜赋古风为贺次其韵》
病眼仇冤一束书,客舍葭莩菊一株。南宋·作者:杨万里《经和宁门外卖花市见菊》
怕听槌鼓发船声,桑梓葭莩两系情。南宋·作者:项安世《送醇甫》

莩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莩】【申集上】【艸字部】 莩;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1035第11【唐韻】芳無切,音孚。【前漢·中山靖王傳】今羣臣非有葭莩之親,鴻毛之重。【註】葭,蘆也。莩者,其 中白皮至薄者也。 又【爾雅·釋草】莩,麻母。【註】苴麻盛子者。【儀禮·喪服】小功布衰裳,澡麻帶絰。【註】澡者,治去莩垢,不絕其本也。 又【唐韻古音】縛謀反。【集韻】房尤切, 音浮。草名。 又【廣韻】平表切。與殍通。【孟子】野有餓莩。【疏】郊野之閒有餓而死者。 又通摽。【王應麟·詩攷】莩有梅。莩,零落也。【前漢·食貨志】作 。詳 字註。

与莩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莩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