嵝字的含义
嵝字的解释
嵝
- 五行:土
- 康熙笔画:14
- 拼音:lǒu
- 繁体:嶁
- 笔画:12
- 部首:山
嵝字寓意
【嵝】嵝 (嶁) lǒu 〔岣嵝〕见“ (嶁)岣”。
嵝字解释
【嵝】[①][lǒu][《廣韻》郎斗切,上厚,來。]亦作“1”。“嵝1”的繁体字。山顶。参见“嶁領”。[②][lǒu][《廣韻》力主切,上麌,來。]“嵝2”的繁体字。见“岣嶁”。
嵝字诗词来源
【嵝】岣嵝山尖神禹碑,字青石赤形模奇。中唐·作者:韩愈《岣嵝山》
渐临瀑布听猿思,却背岣嵝有雁行。唐末至五代·作者:齐己《送禅者游南岳》
岣嵝不见神禹碑,潇湘真得浮丘伯。北宋·作者:沈辽《奉赠玉笥王尊师》
何人作颂比嵩高,万古斯文齐岣嵝。北宋·作者:苏轼《凤翔八观,并叙 其一 石鼓歌》
谁能用尔作小冠,岣嵝耳孙创其制。北宋·作者:苏轼《葛延之赠龟冠》
岣嵝不厌百回读,依然称是刘光禄。北宋·作者:刘奉世《郴州》
岣嵝山高寻禹志,蒹葭江远忆韩文。北宋·作者:黄裳《送衡州太守》
道人岣嵝空有闻,丘陵仙鬼事恍惚。北宋·作者:晁补之《胡戢秀才效欧阳公集古作琬琰堂》
云间岣嵝峰回礼,庭下娑罗花献春。北宋·作者:邹浩《示法轮长老景齐》
响石岣嵝峰下寺,小轩开处近山房。北宋·作者:释德洪《法轮齐禅师开轩于薝卜丛名曰薝卜二首 其二》
岣嵝晴披应独往,懒瓒醉卧与谁同。北宋·作者:释德洪《赠许彦周宣教游岳彦周参机道者》
学道远寻岣嵝令,卜居长占荔支湾。宋·作者:李光《余将卜居水东先以诗寄吴令》
培嵝崎岖面碧霄,何曾温润似琼瑶。宋·作者:阮阅《郴江百咏 其三十七 雕玉山》
深盘岣嵝千峰下,远抱潇湘一线明。宋·作者:胡宏《题法轮寺》
岣嵝字昏烟漠漠,空同人去夜寥寥。宋·作者:余芑舒《岁寒山》
何须万里寻岣嵝,更问君王觅鉴湖。宋·作者:史尧弼《贺苏邛州移鼎州兼呈八座四绝 其二》
早访丹砂上岣嵝,晚提河派溯昆崙。南宋·作者:陆游《道室杂题四首 其一》
虫文鸟篆不可识,如读岣嵝神禹碑。南宋·作者:方翥《仙篆石》
洞锁嵩峰偏入眼,丹成?嵝远齐肩。南宋·作者:周必大《三月二十八日春华楼前芍药盛开招欧葛二兄再为齐年之集次旧韵》
岣嵝峰前法轮寺,少林阁后访碑轩。南宋·作者:项安世《丙寅法轮寺阅前贤碑板有感》
渐临瀑布听猿思,却背岣嵝有雁行。唐末至五代·作者:齐己《送禅者游南岳》
岣嵝不见神禹碑,潇湘真得浮丘伯。北宋·作者:沈辽《奉赠玉笥王尊师》
何人作颂比嵩高,万古斯文齐岣嵝。北宋·作者:苏轼《凤翔八观,并叙 其一 石鼓歌》
谁能用尔作小冠,岣嵝耳孙创其制。北宋·作者:苏轼《葛延之赠龟冠》
岣嵝不厌百回读,依然称是刘光禄。北宋·作者:刘奉世《郴州》
岣嵝山高寻禹志,蒹葭江远忆韩文。北宋·作者:黄裳《送衡州太守》
道人岣嵝空有闻,丘陵仙鬼事恍惚。北宋·作者:晁补之《胡戢秀才效欧阳公集古作琬琰堂》
云间岣嵝峰回礼,庭下娑罗花献春。北宋·作者:邹浩《示法轮长老景齐》
响石岣嵝峰下寺,小轩开处近山房。北宋·作者:释德洪《法轮齐禅师开轩于薝卜丛名曰薝卜二首 其二》
岣嵝晴披应独往,懒瓒醉卧与谁同。北宋·作者:释德洪《赠许彦周宣教游岳彦周参机道者》
学道远寻岣嵝令,卜居长占荔支湾。宋·作者:李光《余将卜居水东先以诗寄吴令》
培嵝崎岖面碧霄,何曾温润似琼瑶。宋·作者:阮阅《郴江百咏 其三十七 雕玉山》
深盘岣嵝千峰下,远抱潇湘一线明。宋·作者:胡宏《题法轮寺》
岣嵝字昏烟漠漠,空同人去夜寥寥。宋·作者:余芑舒《岁寒山》
何须万里寻岣嵝,更问君王觅鉴湖。宋·作者:史尧弼《贺苏邛州移鼎州兼呈八座四绝 其二》
早访丹砂上岣嵝,晚提河派溯昆崙。南宋·作者:陆游《道室杂题四首 其一》
虫文鸟篆不可识,如读岣嵝神禹碑。南宋·作者:方翥《仙篆石》
洞锁嵩峰偏入眼,丹成?嵝远齐肩。南宋·作者:周必大《三月二十八日春华楼前芍药盛开招欧葛二兄再为齐年之集次旧韵》
岣嵝峰前法轮寺,少林阁后访碑轩。南宋·作者:项安世《丙寅法轮寺阅前贤碑板有感》
嵝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嵝】【寅集中】【山字部】 嶁;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316第38【廣韻】力主切【集韻】【韻會】隴主切, 音縷。【博雅】岣嶁,衡山。衡州南嶽有岣嶁峰,上有神禹 。【廣輿記】禹祀衡山,夢蒼水使者,授金 玉牒於此。今禹 皆蝌蚪字。【韓愈·岣嶁山詩】岣嶁山尖神禹 ,字靑石赤形模奇。【宋·方翥·石鼓詩】蟲文鳥篆不可識,如讀岣嶁神禹 。 又【廣韻】郞斗切【集韻】【韻會】郞口切, 音塿。義同。 又【文字音義】山巔也。 又【玉篇】力后切【集韻】【韻會】【正韻】郞豆切, 音漏。義同。 又【廣韻】【集韻】【類篇】 郞侯切,音婁。義同。 【集韻】或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