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顼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3
  • 拼音:
  • 繁体:
  • 笔画:10
  • 部首:

顼字寓意

【顼】 (頊) xù 〔颛〕见“ (頊)颛”。

顼字解释

【顼】[①][xū][《廣韻》許玉切,入燭,曉。]“1”的繁体字。(1)古帝颛的省称。(2)见“頊頊”。

顼字诗词来源

【顼】电光䃸磹赪目䁔,顼冥收威避玄根。中唐·作者:韩愈《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
轩顼圣图光亿载,皇英贤范奉千龄。北宋·作者:胡宿《妃閤春帖子 其二》
三皇之后五帝传,少昊颛顼高辛继。南宋·作者:杨简《历代诗 其一 三皇五帝》
少昊颛顼及高辛,唐虞尧舜为五帝。宋末元初·作者:陈普《历代传授歌》
顼冥滕屏罪当诛,劈笺试与东风说。宋末元初·作者:方一夔《大雪》
如何祝融灰不然,今年冥顼独司天。元·作者:洪焱祖《大雨次韵刘成德》
拟倩冯夷诉颛顼,为令驱出宁馨儿。元·作者:胡天游《患疟 其一》
顼帝权移天曷定,神龙用亢海徒深。元末明初·作者:刘基《和石末公冬暖》
岁功不得归颛顼,冬令何堪付祝融。元末明初·作者:刘基《立冬日作》
滕六骖乘虹蜺騑,蕊宫仙娥顼帝妃。元末明初·作者:刘基《雪鹤篇赠詹同文》
蓐收畏炎失申酉,颛顼畏炎失子丑。明·作者:金净《苦热行》
最惜轻抛吾叔度,澄波千顼殊堪慕。明末·作者:黄锦《凤城行送郡侯黄》
尝读山海大荒经,歂顼山成海外迥。明末清初·作者:文翔凤《辙迹篇》
虞宾在位凤凰来,祖顼宗尧信至仁。明末清初·作者:文翔凤《丹岭行》
声罪犹闻遵顼师,戎人反抱华人耻。明末清初·作者:郭之奇《附西夏十主》
独收野史付名山,下视周秦上羲顼。明末清初·作者:龚鼎孳《留别伯紫即和其送别韵》
顼帝寒威何酷烈,东南地维迸将裂。明末清初·作者:朱鹤龄《苦寒行》
山崩厓圮意不厌,若通顼冥威势兼。清初·作者:王又旦《河决》
有如虞夏祖颛顼,要是嫡派非横枝。清初·作者:查慎行《自题淳熙修内司官帖后》
权舆观法遵羲顼,应节陈禋式夏周。清·作者:弘历《北至日方泽礼成述事》

顼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顼】【戌集下】【頁字部】 頊;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1410第45【唐韻】許玉切【集韻】【韻會】吁玉切, 音旭。【說文】頭頊頊謹貌。 又【莊子·天地篇】頊頊然不自得。【註】頊頊,自失貌。又作旭旭。 又顓頊,帝高陽氏號。【禮·月令】其帝顓頊。【風俗通】顓者,專也。頊者,信也。【五經通義】顓頊者,頊,猶愉也。 又星名。【爾雅·釋天】顓頊之虛,虛也。【註】顓頊,水德,位在北方。 又【廣韻】魚欲切【集韻】虞欲切, 音玉。【廣韻】人頊 。

与顼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顼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