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愀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3
  • 拼音:qiǎo
  • 繁体:
  • 笔画:12
  • 部首:

愀字寓意

【愀】 qiǎo 脸色改变,多指悲伤、严肃:怆(悲伤)。然。

愀字解释

【愀】[①][qiǎo][《廣韻》親小切,上小,清。][《廣韻》在久切,上有,從。]“憱1”的被通假字。亦作“愁2”。(1)容色改变貌。(2)忧戚貌。(3)恭谨貌。参见“如”。(4)用同“瞅”。参见“問”。[②][qiù]萧条貌。

愀字诗词来源

【愀】二三子学雕琳球,见之始惊中叹愀。北宋·作者:欧阳修《葛氏鼎》
箫声易咽笛声哀,客思难平物容愀。北宋·作者:徐积《和李道源清风谣》
今日雨晴云出溪,疏林荒僻色愀悽。北宋·作者:李复《西洨晚归》
愀然对我数白发,追风逐日无由羁。北宋·作者:晁补之《赠王顺之歌》
杖行犹恐人相识,紫褐圆绦著道冠。宋·作者:孔平仲《真州元夕》
岁暮征裘返故园,愀然去国亦难论。宋·作者:晁说之《别亲旧》
愀然抚几三太息,力薄抱恨何由袪。南宋·作者:陆游《雨后极凉料简箧中旧书有感》
解衣盘礴意惨澹,卷起生绡色徒愀。南宋·作者:楼钥《赋扬州伯父海桧》
秋高天阔雁南翔,游子愀然思故乡。宋末元初·作者:仇远《秋日怀吾子行》
老兵来报肩舆稳,使我愀然愧昔贤。元·作者:张养浩《建宁道中》
江水东流猿夜哀,愀无人迹到苍苔。元末明初·作者:汪广洋《横石口》
无柰客愁愀不醒,谁怜新舍在南溟。元末明初·作者:孙蕡《闷兴》
皓皓易缁峣者缺,愀然起坐独题诗。元末明初·作者:赵浚《次野堂喜雨韵 其二》
十载中书成底事,愀然起坐我心伤。元末明初·作者:赵浚《松堂夜坐》
多少华人频动问,愀然东望每讴吟。元末明初·作者:李崇仁《谒箕子祠》
公归齐沐荐芬苾,不显愀然森对越。明·作者:卞季良《送雨亭相国巡问西都》
愀然问爷母不存,涕泗潸然心惚恍。明·作者:李贤(原德)《题梦萱堂》
黄鸡未号霜满天,一心百感惟愀然。明·作者:沈周《除夕歌示子侄》
苇间邂逅逢渔父,问道愀然自有缘。明·作者:李湜《游汉江 其三》
衙门晨入酉始出,力不能支空叹愀。明·作者:杨循吉《答王君》

愀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愀】【卯集上】【心字部】 愀;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393第20【廣韻】親小切【集韻】【韻會】【正韻】七小切, 音悄。【集韻】容色變也。【禮·哀公問】愀然作色。【列子·仲尼篇】愀然有閒。【蘇軾·赤壁賦】愀然正襟危坐。皆讀七小切,與悄通。 又謹也。【揚子·法言】愀如也。【註】愀然謹也。 又【集韻】子小切,音剿。又【集韻】子了切,音 。又【集韻】【韻會】 在久切,音湫。又【集韻】【韻會】 子酉切,音酒。義 同。 又【集韻】千遙切,音鐰。亦色變也。【莊子·讓王篇】愀然變容。郭象讀。 又【集韻】雌由切,音秋。又【類篇】字秋切,音酋。義 同。 又七救切,音近僦。蕭條貌。【後漢·馬融·廣成頌】原野 愀。

与愀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愀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