窍字的含义
窍字的解释
窍
- 五行:木
- 康熙笔画:18
- 拼音:qiào
- 繁体:竅
- 笔画:10
- 部首:穴
窍字寓意
【窍】窍 (竅) qiào 窟窿,孔洞:七窍(耳、目、口、鼻)。 喻事情的关键:诀窍。窍门儿。 贯通:窍窕。窍领天地。
窍字解释
【窍】[①][qiào][《廣韻》苦弔切,去嘯,溪。]“窍1”的繁体字。(1)洞;孔穴。(2)指眼耳口鼻等器官的孔。(3)指骰子上的凹眼。(4)指管乐器上的按孔。(5)挖孔;凿洞。(6)疏通;贯通。(7)指心眼儿。比喻心计;主意。(8)比喻事情的要害或关键。(9)翘起。(10)用同“巧”。参见“竅合”、“竅妙”。
窍字诗词来源
【窍】须知此地堪终老,七窍终成一片灰。唐·作者:李邕《游法华寺》
心窍玲珑貌亦奇,荣枯只在手中移。唐·作者:施肩吾《观叶生画花》
寻仙何必三山上,但使神存九窍清。唐·作者:邻道场人《货丹吟》
风凉津湿共微微,隔岸泉冲石窍飞。唐·作者:薛能《西县道中有短亭岩穴飞泉隔江洒至因成二首 其一》
灵岩一窍何年凿,混沌初开有此门。唐末·作者:罗隐《题石门》
土蚀菱花有微窍,悬向秋堂光照耀。北宋·作者:释智圆《古鉴》
瓠窍不穿樗质散,只应何用是吾乡。北宋·作者:宋祁《直舍》
瘦峰削出嵩华骨,虚窍凿破蛟螭额。北宋·作者:梅尧臣《胡公疏示祖择之卢氏石诗和之》
苟非神圣亲手迹,不尔孔窍谁雕剜。北宋·作者:欧阳修《菱溪大石》
麒麟才生头角异,混沌虽死窍凿存。北宋·作者:苏舜钦《和菱溪石歌》
径穿蒙密得窍六,俛首匍匐藤拄脐。北宋·作者:苏舜钦《过池阳游齐山洞》
朔风刮面不吹雪,徒扰万窍掀黄沙。北宋·作者:韩琦《后园寒步》
烹向破釜窍眼中,锢露骨还如旧日。北宋·作者:邵雍《破釜》
精金凝滑露筋膂,老玉磥砢开窍窟。北宋·作者:文同《富春山人为予道其所获石于江中者状甚怪伟欲予作诗言若可得持归刻其上当相与传无穷余夜坐平云阁是时山月清凛啼虫正苦余因此景物索笔砚为山人赋之》
虹蜺赫奕射中天,怒窍风号势塕然。北宋·作者:王圭《京口遇大风》
一株花落分荣辱,万窍风号见有无。北宋·作者:司马光《还陈殿丞原人论》
众窍怒号成地籁,也胜终日在红尘。北宋·作者:司马光《和景仁游寿安》
乘兴弄笔窥造化,混沌窍凿可倒指。北宋·作者:黄庶《送元伯西归》
万窍怒呺风丧我,千波竞涌水无心。北宋·作者:王安石《东冈》
系身高处本无心,万窍鸣时有玉音。北宋·作者:王安石《和崔公度家风琴八首 其七》
心窍玲珑貌亦奇,荣枯只在手中移。唐·作者:施肩吾《观叶生画花》
寻仙何必三山上,但使神存九窍清。唐·作者:邻道场人《货丹吟》
风凉津湿共微微,隔岸泉冲石窍飞。唐·作者:薛能《西县道中有短亭岩穴飞泉隔江洒至因成二首 其一》
灵岩一窍何年凿,混沌初开有此门。唐末·作者:罗隐《题石门》
土蚀菱花有微窍,悬向秋堂光照耀。北宋·作者:释智圆《古鉴》
瓠窍不穿樗质散,只应何用是吾乡。北宋·作者:宋祁《直舍》
瘦峰削出嵩华骨,虚窍凿破蛟螭额。北宋·作者:梅尧臣《胡公疏示祖择之卢氏石诗和之》
苟非神圣亲手迹,不尔孔窍谁雕剜。北宋·作者:欧阳修《菱溪大石》
麒麟才生头角异,混沌虽死窍凿存。北宋·作者:苏舜钦《和菱溪石歌》
径穿蒙密得窍六,俛首匍匐藤拄脐。北宋·作者:苏舜钦《过池阳游齐山洞》
朔风刮面不吹雪,徒扰万窍掀黄沙。北宋·作者:韩琦《后园寒步》
烹向破釜窍眼中,锢露骨还如旧日。北宋·作者:邵雍《破釜》
精金凝滑露筋膂,老玉磥砢开窍窟。北宋·作者:文同《富春山人为予道其所获石于江中者状甚怪伟欲予作诗言若可得持归刻其上当相与传无穷余夜坐平云阁是时山月清凛啼虫正苦余因此景物索笔砚为山人赋之》
虹蜺赫奕射中天,怒窍风号势塕然。北宋·作者:王圭《京口遇大风》
一株花落分荣辱,万窍风号见有无。北宋·作者:司马光《还陈殿丞原人论》
众窍怒号成地籁,也胜终日在红尘。北宋·作者:司马光《和景仁游寿安》
乘兴弄笔窥造化,混沌窍凿可倒指。北宋·作者:黄庶《送元伯西归》
万窍怒呺风丧我,千波竞涌水无心。北宋·作者:王安石《东冈》
系身高处本无心,万窍鸣时有玉音。北宋·作者:王安石《和崔公度家风琴八首 其七》
窍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窍】【午集下】【穴字部】 竅; 康熙笔画:18; 页码:页864第38【廣韻】【正韻】苦弔切【集韻】【韻會】詰弔切, 音 。【說文】穴也,空也。【禮·禮運】地秉陰竅于山川。【疏】謂地秉持于隂氣,爲孔于山川,以出納其氣。【周禮·天官】兩之以九竅之變。【註】陽竅七,隂竅二。【疏】七者在頭露見,故爲陽。二者在下不見,故爲隂。 又凡藥以滑養竅。【疏】凡諸滑物通利往來似竅,故以養之。【山海經】貫胷國,其爲人胷有竅。考證:〔【禮·禮運】地秉竅于山川。〕 謹照原文地秉下增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