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缲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9
  • 拼音:qiāo
  • 繁体:
  • 笔画:16
  • 部首:

缲字寓意

【缲】 (繰) qiāo 做衣服边儿或带子时藏着针脚的缝法:边儿。 (繰) sāo 同“缫”。

缲字解释

【缲】[①][zǎo][《廣韻》子晧切,上晧,精。]“1”的繁体字。(1)深青带红色之帛。(2)冕旒的绳子。[②][sāo][《廣韻》蘇遭切,平豪,心。]同“繅1”。“2”的繁体字。抽丝。[③][qiāo]同“繑1”。亦作“鏒2”。“3”的繁体字。一种缝纫方法。把布边往里卷,然后藏着针脚缝。

缲字诗词来源

【缲】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中唐·作者:王建《田家行》
柳丝袅袅风缲出,草缕茸茸雨剪齐。唐·作者:白居易《天津桥》
红线毯,择茧缲丝清水煮,拣丝练线红蓝染。唐·作者:白居易《新乐府 红线毯 忧蚕桑之费也》
丝细缲多女手疼,扎扎千声不盈尺。唐·作者:白居易《新乐府 缭绫 念女工之劳也》
竹里缲丝挑网车,青蝉独噪日光斜。中唐·作者:李贺《南园十三首 其三》
今年蚕好缲白丝,鸟鲜花活人不知。唐·作者:章孝标《织绫词》
蒸茗气从茅舍出,缲丝声隔竹篱闻。唐·作者:项斯《山行》
尽趁晴明修网架,每和烟雨掉缲车。唐·作者:陆龟蒙《奉和夏初袭美见访题小斋次韵》
酒信巧为缲病绪,花音长作嫁愁媒。唐·作者:陆龟蒙《偶作》
回塘雨脚如缲丝,野禽不起沈鱼飞。五代·作者:崔道融《溪上遇雨二首 其一》
如缲如织暮㗀㗀,应节催年使我愁。唐末·作者:李咸用《草虫》
绿蒲被岸渔网举,黄鸟啄葚缲车鸣。北宋·作者:梅尧臣《送汝阴宰孙寺丞》
有时属思欲飞洒,意绪轧轧难抽缲。北宋·作者:欧阳修《答谢景山遗古瓦砚歌》
陇头刈麦催行馌,桑下缲丝急转车。北宋·作者:曾巩《水西亭书事》
春风过柳绿如缲,晴日烝红出小桃。北宋·作者:王安石《春风》
缲成白雪桑重绿,割尽黄云稻正青。北宋·作者:王安石《木末》
缲成白雪桑重绿,割尽黄云稻正青。北宋·作者:王安石《壬戌五月与和叔同游齐安 其一》
缲成白雪三千丈,细草孤云一片愁。北宋·作者:王安石《示俞秀老二首 其一》
缲丝自喜如霜白,输入官家吏嫌黑。北宋·作者:郭祥正《墨染丝》
钓艇归时菖叶雨,缲车鸣处楝花风。北宋·作者:苏轼《仆年三十九,在润州道上过除夜,作此诗。又二十年,在惠州,追录之以付过,二首 其二》

缲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缲】【未集中】【糸字部】 繰; 康熙笔画:19; 页码:页944第25【集韻】子皓切,音早。【說文】帛如紺色。【博雅】繰謂之縑。 又【集韻】千遙切,音鍫。又七小切,音悄。義 同。 又【集韻】蘇遭切,音騷。【玉篇】同繅。詳繅字註。 【廣韻】俗又作縿,非。縿本音衫。繅字原从臼作。

与缲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缲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