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葑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5
  • 拼音:fèng
  • 繁体:
  • 笔画:12
  • 部首:

葑字寓意

【葑】 fēng 古书上指“蔓菁”、“芜菁”:菲(“”、“菲”都是菜名,后用“菲”表示尚有一德可取的意思,用“菲之采”为请人有所采用的谦辞)。

葑字解释

【葑】[①][fēng][《廣韻》府容切,平鍾,非。]植物名。即芜菁。[②][fèng][《廣韻》方用切,去用,非。]亦作“封2”。菰根,即茭白根。

葑字诗词来源

【葑】我念前人譬葑菲,落以斧引以纆徽。中唐·作者:韩愈《送区弘南归》
葑菲采时皆有道,权衡分处且无情。唐·作者:高退之《和主司王起》
葑草青青促归去,短箫横笛说明年。唐·作者:李郢《阳羡春歌》
释子沾恩无以报,只将葑菲贺阶墀。五代·作者:贯休《贺郑使君》
葑田几处连僧寺,橘岸谁家对驿楼。北宋·作者:孙何《吴江》
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北宋·作者:林逋《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鸥横残葑多成阵,柳映危桥未著行。北宋·作者:林逋《酬昼师西湖春望》
深林摵摵分行响,浅葑茸茸叠浪痕。北宋·作者:林逋《呦呦》
守戍貔貅千万骑,采葑簪笏两三员。宋·作者:薛田《成都书事百韵》
吴刀列卫州仪盛,越镈催耕海葑春。北宋·作者:宋祁《送太常边博士守永嘉郡》
部中汉吏无冤狱,葑上吴人益美田。北宋·作者:梅尧臣《送吉老学士两浙提刑》
葑田青仄博弈局,岛树墨榅烟雨图。北宋·作者:梅尧臣《绝句五首 其四》
霜毛葑茸目睛殷,红绦金练相系擐。北宋·作者:梅尧臣《永叔白兔》
四柱台边烟是幕,百花桥畔葑连堤。宋·作者:丘浚《咏钱塘》
不慕爰居享钟鼓,要逐凫鹥唼菰葑。北宋·作者:苏颂《与蒙城知县陈著作同赋吐绶鸟》
葑合平湖久芜漫,人经丰岁尚凋疏。北宋·作者:苏轼《去杭州十五年,复游西湖,用欧阳察判韵》
卷却西湖千顷葑,笑看鱼尾更莘莘。北宋·作者:苏轼《次韵林子中见寄》
忽惊二十五万丈,老葑席卷苍云空。北宋·作者:苏轼《轼在颍州,与赵德麟同治西湖,未成,改扬州。三月十六日,湖成,德麟有诗见怀,次其韵》
十里平湖初卷葑,一天秋色共扬舲。北宋·作者:释道潜《次韵文饶同自龙井出资国度泛舟以归北山》
老葑如云既卷除,风澜百顷翠纡馀。北宋·作者:释道潜《次韵刘韦孟主簿湖上 其三》

葑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葑】【申集上】【艸字部】 葑;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1044第16【唐韻】府容切,音封。菜名。【韻會】蕦蓯也。【詩·邶風】采葑采菲,無以下體。【傳】葑,須也。【疏】《釋草》云:須,葑蓯。《坊記》註云:葑,蔓菁也。《方言》云:蘴蕘,蕪菁也。陳楚謂之葑,齊魯謂之蕘,關西謂之蕪菁,趙魏之部謂之大芥。蘴與葑字雖異音實同,卽葑也,須也,蕪菁也,蔓菁也,葑蓯也,蕘也,芥也,七者一物也。【集韻】敷馮切,音豐。《詩》采葑采菲,徐邈讀作蘴。 又【廣韻】芳用切,音湗。菰根也,今江東有葑田。【晉書音義】菰草叢生,其根盤結,名曰葑。【通鑑】魏明帝靑龍元年,陸遜入江夏,催人種葑豆。【史炤·釋文】葑,方用切,菰根也。江東有葑田。【胡三省註】按葑音封,菜也,亦謂之蔓菁。江東葑田,乃是葑泥,其深有沒牛者,此田又不產菰根。

与葑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葑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