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萱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5
  • 拼音:xuān
  • 繁体:
  • 笔画:12
  • 部首:

萱字寓意

【萱】 xuān 〔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叶条状披针形,花黄色或红黄色,供观赏。亦称“金针菜”;简称“”,如“堂”(借指母亲或母亲居住的地方)。“椿”(指父母)。

萱字解释

【萱】[①][xuān][《廣韻》況袁切,平元,曉。]亦作“蕿1”。亦作“藼1”。亦作“蘐1”。(1)草。古人以为草可以使人忘忧,故又称忘忧草。(2)古称母亲居室为“堂”。后因以“”为母亲或母亲居处的代称。

萱字诗词来源

【萱】北堂萱草不寄来,东园桃李长相忆。唐·作者:胡皓《大漠行》
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唐·作者:万楚《五日观妓》
总使榴花能一醉,终须萱草暂忘忧。唐·作者:沈颂《卫中作》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唐·作者:杜甫《腊日》
斗酒忘言良夜深,红萱露滴鹊惊林。唐·作者:钱起《秋夜送赵冽归襄阳》
岂无萱草树阶墀,惜尔幽芳世所遗。唐·作者:钱起《锄药咏》
萱草丛丛尔何物,等闲穿破绿莓苔。中唐·作者:卢纶《玩春因寄冯卫二补阙戏呈李益》
知君此去情偏切,堂上椿萱雪满头。唐·作者:牟融《送徐浩》
不觉东风过寒食,雨来萱草出巴篱。中唐·作者:羊士谔《斋中咏怀》
一咏琼瑶百忧散,何劳更树北堂萱。中唐·作者:刘禹锡《和南海马大夫闻杨侍郎出守郴州因有寄上之作》
茶能散闷为功浅,萱纵忘忧得力迟。唐·作者:白居易《镜换杯》
萱近北堂穿土早,柳偏东面受风多。中唐·作者:元稹《和乐天早春见寄》
风条月影皆堪重,何事侯门爱树萱。唐·作者:薛能《杂曲歌辞 其十三 杨柳枝》
自为钓竿能遣闷,不因萱草解销忧。晚唐·作者:胡曾《赠渔者》
萱草岂能忘积恨,尺书谁与达相思。南唐·作者:李中《怀旧夜吟寄赵杞》
霞帔羽衣筠竹杖,萱堂真有寿星明。五代·作者:李夫人《瑞鹧鸪》
忘忧何必在庭萱,是事悠悠竟可宽。续唐至宋初·作者:刘兼《春夕寓兴》
桃花枝重肉红垂,萱草抽苗抹绿肥。北宋·作者:林逋《春日寄钱都使》
南榭薰风偏解愠,北阶萱草更忘忧。北宋·作者:杨亿《王寺丞借西第避暑因有寄赠》
易变肯随南地橘,忘忧虚对北堂萱。北宋·作者:杨亿《代意二首 其二》

萱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萱】【申集上】【艸字部】 萱;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1042第41【唐韻】况袁切【集韻】許元切, 音暄。【韻會】忘憂草,卽今之鹿蔥也。【說文】作藼。又从宣。【詩·衞風】焉得諼草,言樹之背。本又作萱。【本草註】花宜懷妊,婦人佩之必生男,故名宜男。◎按萱字《詩》作諼,《說文》作藼,又作蕿,《爾雅》又作萲。《正字通》獨以藼爲正,似泥。

与萱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萱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