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谣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7
  • 拼音:yáo
  • 繁体:
  • 笔画:12
  • 部首:

谣字寓意

【谣】 (謡) yáo 大众编的反映生活的歌:民。歌。童。 凭空捏造的不可信的话:言。传(chu俷 )。诼(造诬蔑的话)。 古代指不用乐器伴奏的歌唱:“我歌且”。

谣字解释

【谣】[①][yáo][《廣韻》餘昭切,平宵,定。]“1”的繁体字。“謠1”的新字形。(1)歌唱而不用乐器伴奏。(2)民间流行的歌。(3)没有根据地传言;凭空捏造的话。

谣字诗词来源

【谣】游平卖印自有平,不辟豪贤及大姓。汉·作者:无名氏《桓帝时京都童谣》
后世无叛由杜翁。孰识智名与勇功。魏晋·作者:无名氏《南土为杜预歌》
青丝白马寿阳来。南北朝·作者:无名氏《普通中童谣》
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保如则秘书。南北朝·作者:无名氏《谚语后人引梁世谚论史职》
秪道歌谣迎半刺,徒闻礼数揖中台。唐·作者:苏颋《赠彭州权别驾》
歌且谣,意方远,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盛唐·作者:李白《梁园吟》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盛唐·作者: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喧喧道路多歌谣,河北将军尽入朝。唐·作者:杜甫《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 其三》
分曹列侍登文石,促膝闲谣接羽觞。中唐·作者:权德舆《奉和李给事省中书情寄刘苗崔三曹长因呈许陈二阁老》
巴城锁印六联静,尽日闲谣廨署中。中唐·作者:权德舆《春送十四叔赴任渝州录事绝句》
独谣一曲泛流霞,闲对千竿连净绿。中唐·作者:权德舆《奉和礼部尚书酬杨著作竹亭歌》
郡人未识闻谣咏,天子知名与诏书。中唐·作者:刘禹锡《酬乐天贻贺金紫之什》
月夜歌谣有渔父,风天气色属商人。中唐·作者:刘禹锡《自江陵沿流道中》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中唐·作者:刘禹锡《竞渡曲》
蓬山仙客下烟霄,对酒唯吟独酌谣。唐·作者:白居易《吴秘监每有美酒独酌独醉但蒙诗报不以饮招辄此戏酬兼呈梦得》
江郡讴谣誇杜母,洛城欢会忆车公。唐·作者:白居易《寄李蕲州》
臣惊欢叹不可放,愿赐一言释名妄。唐·作者:鲍溶《倚瑟行》
又遣遒人持木铎,遍采讴谣天下过。中唐·作者: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 其八 骠国乐》
歌谣再复归唐国,道舞春风杨柳花。唐·作者:敦煌人作品《敦煌□□》
玉童私地誇书札,偷写云谣暗赠人。唐·作者:曹唐《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其三十三》

谣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谣】【酉集上】【言字部】 謠; 康熙笔画:17; 页码:页1188第18【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餘招切,音遙。與 同。謠歌也。【爾雅·釋樂】徒歌謂之謠。【詩·魏風】我歌且謠。【傳】曲合樂曰歌,徒歌曰謠。孫炎曰:聲消搖也。韓詩曰:有章曲曰歌,無章曲曰謠。戴侗曰:歌必有度曲節,謠則但搖曳永誦之,兒童皆能爲,故有童謠也。【前漢·藝文志】孝武立樂府而采歌謠。【南齊書·五行志】歌謠,口事也。口氣逆則惡言,或有怪謠焉。 又毀也。詳諑字註。 又【集韻】或作猶。【禮·檀弓】陶斯咏,咏斯猶。 又【韻會】通作繇。【前漢·李尋傳】人民繇俗。【師古註】謂若童謠,及輿人之誦。 又叶夷周切,音由。【前漢·班固敘傳】嬀巢姜於孺筮兮,旦算祀於挈龜。宣曹興敗於下夢兮,魯衞名諡於銘謠。龜音丘。

与谣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谣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