莨字的含义
莨字的解释
莨
- 五行:木
- 康熙笔画:13
- 拼音:láng
- 繁体:莨
- 笔画:10
- 部首:艹
莨字寓意
【莨】莨 làng 〔莨菪〕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块状,叶互生,长椭圆形。种子和根茎、叶均可入药。 莨 liáng 〔薯莨〕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块茎。块茎含有胶质,可用来染棉、麻织品,如“莨莨绸”(亦称“香云纱”、“拷纱”)。
莨字解释
【莨】[①][láng][《廣韻》魯當切,平唐,來。]草名。生于低湿地,可作饲料。[②][làng]见“莨2菪”。[③][liáng]见“薯莨”。
莨字诗词来源
【莨】没有查到相关诗词
莨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莨】【申集上】【艸字部】 莨;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1035第10【唐韻】魯當切【集韻】盧當切, 音郞。【說文】草也。【司馬相如·子虛賦】其 濕則生藏莨、蒹葭。【郭註】藏莨,草名。中牛馬芻。 又去聲。莨菪。【本草】一名天仙子,一名行唐。其子服之令人狂浪放蕩,故名。【史記·倉公傳】領以莨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