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字的含义
郎字的解释
郎
- 五行:火
- 康熙笔画:
- 拼音:láng
- 繁体:郎
- 笔画:8
- 部首:阝
郎字寓意
【郎】郎 láng 对年轻男子的称呼:大郎。郎才女貌。 对某种人的称呼:货郎。女郎。 旧时妻称夫或情人:郎君。 封建时代的官名:郎中(a.古官名;b.中医医生)。侍郎。员外郎。 姓。 郎 làng 〔屎壳郎〕“蜣螂”的俗称。
郎字解释
【郎】[①][láng][《廣韻》魯當切,平唐,來。]亦作“郒1”。“郞1”的新字形。(1)官名。战国时已有,秦汉时沿置,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等,员额无定。均属于郎中令(后改为光禄勋)。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东汉以尚书台为实际的行政中枢,其分曹任事者为尚书郎,职责范围与过去的郎官不同。后遂以侍郎、郎中、员外郎为各部要职。(2)青少年男子的通称。(3)对他人之子的敬称。(4)女婿。(5)旧时妇女对丈夫或情人的称呼。(6)对男子的敬称。(7)偶亦用作自称。(8)旧时奴仆对主人的称呼。(9)北朝人子呼其父称郎。(10)明时称微贱者。(11)称僧。(12)明清时苗族称兵士。(13)副词。犹很,非常。(14)通“廊”。参见“郎臺”。(15)春秋鲁地名。㈠鲁边邑。故地在今山东省鱼台县东北。《左传·隐公元年》:“夏四月,費伯帥帥城郎。”杜预注:“郎,魯邑。高平方與縣東南有郁郎亭。”㈡春秋鲁地名。鲁近邑。故地在今山东省曲阜市附近。《礼记·檀弓下》:“戰于郎。”郑玄注:“郎,魯近邑也。哀十一年,齊國書帥師伐我,是也。”孔颖达疏:“案桓十年,齊侯、衛侯、鄭伯來戰于郎。《公羊傳》云:郎者何?吾近邑也。哀十一年,齊國書帥師伐我,戰于郊。是郊頭郎邑,故知近也。案《春秋》直云戰于郊,知與此戰于郎爲一事者,以其俱有童汪錡之事,故爲一也。”(16)姓。汉有郎顗,唐有郎士元。
郎字诗词来源
【郎】府中赫赫朱邱伯,十囊五囊入棘郎。魏晋·作者:无名氏《北州为朱硕棘嵩谣》
采桑渡头碍黄河,郎今欲渡畏风波。南梁·作者:萧纲《乌栖曲四首 其一》
讲义两行得中郎。南北朝·作者:无名氏《邺下为陆仲让语》
风流荀令好儿郎,偏能傅粉复薰香。陈朝·作者:徐陵《乌栖曲二首 其一》
乌啼汉没天应曙,只持怀抱送郎去。陈朝·作者:陈叔宝《乌栖曲三首 其三》
不畏官军十万众,只怕荣公第六郎。隋·作者:无名氏《长白山歌》
门前月色映横塘,感郎中夜渡潇湘。唐初·作者:刘方平《相和歌辞 其二 栖乌曲二首》
自矜夫婿胜王昌,三十曾作侍中郎。初唐·作者:乔知之《和李侍郎古意》
临海旧来闻骠骑,寻河本自有中郎。初唐·作者:崔融《从军行》
无心为子辄求郎,雄才七步谢陈王。初唐·作者:李显《景龙四年正月五日移仗蓬莱宫御大明殿会吐蕃骑马之戏因重为柏梁体联句》
文江学海思济航,万邦考绩臣所详。初唐·作者:李显《景龙四年正月五日移仗蓬莱宫御大明殿会吐蕃骑马之戏因重为柏梁体联句》
著作不休出中肠,权豪屏迹肃严霜。初唐·作者:李显《景龙四年正月五日移仗蓬莱宫御大明殿会吐蕃骑马之戏因重为柏梁体联句》
田郎才貌出咸京,潘子文华向洛城。初唐·作者:李乂《饯唐永昌》
郎官出宰赴伊瀍,征传骎骎灞水前。唐·作者:徐坚《饯唐永昌》
始见郎官拜洛阳,旋闻近侍发雕章。初唐·作者:刘宪《饯唐永昌》
秦地立春传太史,汉宫题柱忆仙郎。盛唐·作者:李颀《寄司勋卢员外》
共道进贤蒙上赏,看君几岁作台郎。盛唐·作者:李颀《寄綦毋三》
闻道郎官问生事,肯令鬓发老柴门。盛唐·作者:李颀《同张员外諲詶荅之作》
白裌春衫仙吏赠,乌皮隐几台郎与。盛唐·作者:李颀《送康洽入京进乐府歌》
紫微侍郎白虎殿,出入通籍回天眷。唐·作者:丁仙芝《赠朱中书》
采桑渡头碍黄河,郎今欲渡畏风波。南梁·作者:萧纲《乌栖曲四首 其一》
讲义两行得中郎。南北朝·作者:无名氏《邺下为陆仲让语》
风流荀令好儿郎,偏能傅粉复薰香。陈朝·作者:徐陵《乌栖曲二首 其一》
乌啼汉没天应曙,只持怀抱送郎去。陈朝·作者:陈叔宝《乌栖曲三首 其三》
不畏官军十万众,只怕荣公第六郎。隋·作者:无名氏《长白山歌》
门前月色映横塘,感郎中夜渡潇湘。唐初·作者:刘方平《相和歌辞 其二 栖乌曲二首》
自矜夫婿胜王昌,三十曾作侍中郎。初唐·作者:乔知之《和李侍郎古意》
临海旧来闻骠骑,寻河本自有中郎。初唐·作者:崔融《从军行》
无心为子辄求郎,雄才七步谢陈王。初唐·作者:李显《景龙四年正月五日移仗蓬莱宫御大明殿会吐蕃骑马之戏因重为柏梁体联句》
文江学海思济航,万邦考绩臣所详。初唐·作者:李显《景龙四年正月五日移仗蓬莱宫御大明殿会吐蕃骑马之戏因重为柏梁体联句》
著作不休出中肠,权豪屏迹肃严霜。初唐·作者:李显《景龙四年正月五日移仗蓬莱宫御大明殿会吐蕃骑马之戏因重为柏梁体联句》
田郎才貌出咸京,潘子文华向洛城。初唐·作者:李乂《饯唐永昌》
郎官出宰赴伊瀍,征传骎骎灞水前。唐·作者:徐坚《饯唐永昌》
始见郎官拜洛阳,旋闻近侍发雕章。初唐·作者:刘宪《饯唐永昌》
秦地立春传太史,汉宫题柱忆仙郎。盛唐·作者:李颀《寄司勋卢员外》
共道进贤蒙上赏,看君几岁作台郎。盛唐·作者:李颀《寄綦毋三》
闻道郎官问生事,肯令鬓发老柴门。盛唐·作者:李颀《同张员外諲詶荅之作》
白裌春衫仙吏赠,乌皮隐几台郎与。盛唐·作者:李颀《送康洽入京进乐府歌》
紫微侍郎白虎殿,出入通籍回天眷。唐·作者:丁仙芝《赠朱中书》
郎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郎】【康熙字典】中没有查到汉字(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