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朖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1
  • 拼音:lǎng
  • 繁体:
  • 笔画:11
  • 部首:

朖字寓意

【朖】 lǎng 古同“朗”。

朖字解释

【朖】[①][lǎng][《廣韻》盧黨切,上蕩,來。]亦作“1”。亦作“朤1”。(1)明亮。(2)明了,解悟。(3)清澈。(4)高。(5)谓声音洪亮。(6)指高声。(7)方言。怎么。

朖字诗词来源

【朖】容洁朗兮于纯精。东汉·作者:班固《白雉诗》
幸哉遗黎免俘虏。三辰既朗遇慈父。魏晋·作者:无名氏《豫州耆老为祖逖歌》
人中爽爽何子朗。隋·作者:无名氏《时人为何子朗语 其二》
秦朝朗现圣人星,远表吾师德至灵。隋末唐初·作者:李世民《赞姚秦三藏罗什法师诗》
我乘素舸同康乐,朗咏清川飞夜霜。盛唐·作者:李白《劳劳亭歌》
朝见裴叔则,朗如行玉山。盛唐·作者:李白《赠裴十四》
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盛唐·作者:李白《杂歌谣辞 襄阳歌》
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唐·作者: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高友朗咏乐其中,行住四仪皆道意。唐·作者:皎然《花石长枕歌荅章居士赠》
高吟丽句惊巢鹤,闲闭春风看落花。唐·作者:秦系《山中奉寄钱起员外兼简苗发员外》
入里亲过朗陵伯,出门高视颍川儿。唐·作者:韩翃《寄雍丘窦明府》
慧灯初照昏衢朗,唯报自亲二不归。中唐·作者:伏牛上人《三个不归颂 其二》
松斋月朗星初散,苔砌霜繁夜欲分。中唐·作者:郑絪《奉酬宣上人九月十五日东亭望月见赠因怀紫阁旧游》
武陵源在朗江东,流水飞花仙洞中。中唐·作者:武元衡《同苗郎中送严侍御赴黔中因访仙源之事》
秋月朗朗关山上,山中行人马蹄响。中唐·作者:张籍《关山月》
喜君眸子重清朗,携手城南历旧游。中唐·作者:韩愈《游城南十六首 其九 赠张十八助教》
头轻目朗肌骨健,古剑新斸磨尘埃。中唐·作者: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中唐·作者:刘禹锡《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朖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朖】【辰集上】【月字部】 朖;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505第22【唐韻】盧黨切【集韻】【韻會】【正韻】里黨切, 郞上聲。【說文】明也。【佩 集】郞本字。

与朖字同五行属的字

    与朖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朖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