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桹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1
  • 拼音:láng
  • 繁体:
  • 笔画:11
  • 部首:

桹字寓意

【桹】 láng 高耸的树木。 拴在船舷上敲打船舷作响以赶鱼入网的长木棍:“鸣厉响。

桹字解释

【桹】[①][láng]亦作“1”。亦作“樃1”。(1)见“檳榔”、“桄2榔”。(2)用以击打船舷发声的木棒。

桹字诗词来源

【桹】沙禽相呼曙色分,渔浦鸣桹十里闻。唐·作者:独孤及《早发龙沮馆舟中寄东海徐司仓郑司户》
桹桹残夜木鱼响,起看昴毕倾西躔。北宋·作者:梅尧臣《送师厚归南阳会天大风遂宿高阳山寺明日同至姜店》
木鱼桹桹夜将旦,星斗攲斜挂山半。北宋·作者:苏辙《次韵子瞻游道场山何山》
深湾野浦望不剧,苇间隐隐闻渔桹。北宋·作者:释道潜《寄东坡昆仲》
鸣桹声响五更初,恰似京城叩木鱼。北宋·作者:邹浩《夜闻鸣桹 其一》
试问锦貂看射虎,何如乌几听鸣桹。北宋·作者:吴则礼《归自河西泛舟东下示坰》
自是寒鱼依密藻,江深岸迥谩鸣桹。宋·作者:曹勋《题雪景二首 其二》
鸣桹掷钓渔艇短,数百成群来往款。宋·作者:史浩《东湖游山》
一派澄湖何处来,鸣桹渔子聚还开。南宋·作者:洪适《次韵北使邀观常丰湖》
三三两两鸣桹起。南宋·作者:洪适《渔家傲引/渔家傲 其二》
朝霞沉绮乌鹊兴,钓车徐理桹一鸣。南宋·作者:周必大《渔父四时歌 其二》
何处鸣桹歌浊清,鹭飞鸥舞惯忘惊。南宋·作者:赵蕃《晚登邬子亭用壁间韵四首 其四》
俊物终当腾踏去,钝桹犹欲溯洄从。南宋·作者:刘克庄《用强甫蒙仲韵十首 其四》
南昌城郭枕江烟,一苇鸣桹下渺然。南宋·作者:释绍嵩《舟中书事》
重重叶暗桄桹雨,知是黎人第几村?元·作者:范梈《琼州出郭》
高僧喜识桄桹杖,稚子欢迎薜荔裳。元·作者:刘永之《渊明入社图》
渔翁款款鸣桹返,城里人家尽月明。明·作者:金宗直《矗石楼杂诗。寄赠安东赵教授。曾任晋学。有所盻。尝著香梦录 其二》
唤渡鸣桹缘翠壁,背人飞鸟破苍烟。明·作者:成伣《次密阳岭南楼韵》

桹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桹】【辰集中】【木字部】 桹;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527第14【廣韻】魯當切【集韻】【韻會】盧當切【正韻】魯堂切, 音郞。【說文】高木也。或作榔。【廣韻】桄桹,木名。屑之如麪,可食。【後漢·夜郞傳】牂柯句町縣有桄桹木,可爲麪。【註】木皮有毛如栟櫚,木剛如鐵,皮中有似擣稻米片。又如麥麪,中作餠餌。【任昉·述異記】出西蜀石門山。 又枸桹木,出廣州。【左思·吳都賦】栟櫚枸桹。【註】其用與栟櫚同。 又鳴桹,以敺魚。【潘岳·西征賦】鳴桹厲響。 又蟲名。【爾雅·釋蟲】桑桹卽蜻蛉。考證:〔【後漢·夜郞傳】牂柯句叮縣。〕 謹照原文叮改町。

与桹字同五行属的字

    与桹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桹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