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字的含义
浪字的解释
浪
- 五行:水
- 康熙笔画:11
- 拼音:làng
- 繁体:浪
- 笔画:10
- 部首:氵
浪字寓意
【浪】浪 làng 大波:波浪。海浪。巨浪。风浪。浪涛。浪潮(亦喻大规模的社会运动)。风平浪静。 像波浪起伏的:麦浪。声浪。 没有约束,放纵:放浪。流浪。浪费。浪迹。浪人。孟浪。
浪字解释
【浪】[①][làng][《廣韻》來宕切,去宕,來。]“琅2”的被通假字。(1)波浪。(2)指像波浪起伏的东西。如麦浪、声浪等。(3)起波;波动。(4)鼓,划动。参见“浪拽”。(5)轻易;随便。(6)放荡;放纵。(7)方言。逛。(8)风骚;淫荡。(9)特指女性用淫荡的言行跟男性调情勾搭。(10)空的;无用的。(11)用同“踉”。参见“浪蹌”。(12)副词。徒然;白白地。(13)副词。表示否定。相当于“莫”、“不要”。(14)方言。犹上。用在名词后,表示一定的处所或范围。(15)州名。今四川省屏山县一带。参阅《新唐书·地理志下》。(16)姓。晋代有浪逢。见《通志·氏族五》。[②][láng][《廣韻》魯當切,平唐,來。](1)流貌。引申为流逝。(2)古水名。即沧浪水。参见“滄浪”。(3)清水。参见“滄浪”。(4)见“浪2汗”。(5)见“浪2抗”。
浪字诗词来源
【浪】流浪渐冉经三龄。忽有白发素髭生。南朝宋·作者: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 其十三》
洞庭水上一株桐,经霜触浪困严风。南梁·作者:吴均《行路难五首 其一》
大浪虽高不足知,百年凡木长干枝。南梁·作者:菩提达摩《谶 其二十二》
河水冲激根株危,倏忽河中风浪吹。北周·作者:庾信《杨柳歌》
莲舟渡沙转不碍,桂楫距浪弱难前。西梁·作者:沈君攸《桂楫泛河中》
玄都五府风尘绝,碧海三山波浪深。初唐·作者: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
长短众诸判不寻,千回百过浪关心。初唐·作者: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
此中碧酒恒参圣,浪道昆山别有仙。武周·作者:薛曜《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
南山倒影从云落,北涧摇光写溜回。初唐·作者:李适《帝幸兴庆池戏竞渡应制》
莫浪语,直王相,大家必若赐金龟,卖却猫儿相报赏。唐·作者:崔日用《乞金鱼词》
代邸东南龙跃泉,清漪碧浪远浮天。初唐·作者:卢怀慎《奉和圣制龙池篇》
生处莫令流浪去,当时清净不迷昏。唐·作者:张果《玄珠歌 其十一》
玄珠失却落丘墟,流浪轮回错卷舒。唐·作者:张果《玄珠歌 其二十六》
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盛唐·作者:李颀《送陈章甫》
扁舟乘月暂来去,谁道沧浪吴楚分。盛唐·作者:王昌龄《送李五》
南国风光当世少,西陵江浪过江难。盛唐·作者:李白《代佳人寄翁参枢先辈》
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风愁杀峭帆人。盛唐·作者:李白《横江词六首 其三》
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盛唐·作者:李白《横江词六首 其四》
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盛唐·作者:李白《玉壶吟》
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盛唐·作者:李白《草书歌行》
洞庭水上一株桐,经霜触浪困严风。南梁·作者:吴均《行路难五首 其一》
大浪虽高不足知,百年凡木长干枝。南梁·作者:菩提达摩《谶 其二十二》
河水冲激根株危,倏忽河中风浪吹。北周·作者:庾信《杨柳歌》
莲舟渡沙转不碍,桂楫距浪弱难前。西梁·作者:沈君攸《桂楫泛河中》
玄都五府风尘绝,碧海三山波浪深。初唐·作者: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
长短众诸判不寻,千回百过浪关心。初唐·作者: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
此中碧酒恒参圣,浪道昆山别有仙。武周·作者:薛曜《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
南山倒影从云落,北涧摇光写溜回。初唐·作者:李适《帝幸兴庆池戏竞渡应制》
莫浪语,直王相,大家必若赐金龟,卖却猫儿相报赏。唐·作者:崔日用《乞金鱼词》
代邸东南龙跃泉,清漪碧浪远浮天。初唐·作者:卢怀慎《奉和圣制龙池篇》
生处莫令流浪去,当时清净不迷昏。唐·作者:张果《玄珠歌 其十一》
玄珠失却落丘墟,流浪轮回错卷舒。唐·作者:张果《玄珠歌 其二十六》
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盛唐·作者:李颀《送陈章甫》
扁舟乘月暂来去,谁道沧浪吴楚分。盛唐·作者:王昌龄《送李五》
南国风光当世少,西陵江浪过江难。盛唐·作者:李白《代佳人寄翁参枢先辈》
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风愁杀峭帆人。盛唐·作者:李白《横江词六首 其三》
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盛唐·作者:李白《横江词六首 其四》
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盛唐·作者:李白《玉壶吟》
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盛唐·作者:李白《草书歌行》
浪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浪】【巳集上】【水字部】 浪;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624第18【廣韻】魯當切【集韻】【韻會】盧當切【正韻】魯堂切, 音郞。滄浪,水名。【水經注】水出荆山,東西流爲滄浪之水。 又康浪,水名。【廣輿記】在靑州臨湽。 又浪浪,流貌。【屈原·離騷】霑余襟之浪浪。 又聊浪,放蕩貌。【揚雄·羽獵賦】聊浪乎宇內。 又浶浪,驚擾貌。【張衡·西京賦】樛蓼浶浪。 又博浪,地名。【前漢·地理志】河南陽武縣有博浪沙。 又樂浪,漢郡名,卽古朝鮮國。 又莊浪,縣名,屬平凉府。 又【唐韻】來宕切【集韻】【韻會】【正韻】郞宕切, 音閬。波也。水激石遇風則浪。 又鼓也。【孔稚圭北山移文】浪栧上京。 又謔浪,不敬也。【詩·邶風】謔浪笑傲。【註】浪,意萌也。 又井名。【張僧鑒潯陽記】湓城有浪井。 又姓。晉浪逢。 又【集韻】里黨切,音朖。孟浪,猶較略也。一曰不精要之貌。【莊子·齊物論】夫子以爲孟浪之言。徐邈讀莽朗,向秀讀漫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