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袢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1
  • 拼音:fán
  • 繁体:
  • 笔画:10
  • 部首:

袢字寓意

【袢】 pàn 〔袷( 同“襻”。qi )〕见“袷3”。

袢字解释

【袢】[①][fán][《廣韻》附袁切,平元,奉。](1)夏天穿的白色内衣。(2)气候闷热潮湿。[②][pàn](1)即袷。维吾尔、塔吉克等民族所穿的对襟长袍。(2)同“襻”。

袢字诗词来源

【袢】消除袢暑忘三伏,追忆曾游隔五春。北宋·作者:苏颂《次韵奉酬签判吕殿丞燕集西湖》
将明是非崇世论,何异狐白资绁袢。北宋·作者:苏颂《暇日游逍遥台睹南华塑像独置一榻旁无侍卫前无香火对之歆然起怀古之思因抒长句一千四百字题于台上》
画屏当袢世俗珍,独喜小甲随宜粟。北宋·作者:李之仪《谢傅子渊惠齑醋》
千人袢延坐其下,仰见翠叶迷苍穹。北宋·作者:张耒《东海有大松土人相传三代时物其状伟异诗不能尽因读徐仲车五花柳枝之作作此诗以激之》
终日焚香却袢暑,只此于君愧典刑。宋·作者:晁说之《和陈叔易见寄》
诗成我读辄起舞,自忘首秃衣绁袢。北宋·作者:释德洪《次韵彭子长刘园见花》
金碗擎来碧玉浆,端令袢暑吸飞霜。宋·作者:李纲《次韵曾徽言桂浆》
蜗庐何以度袢延,竟日蓬山一洗湔。宋·作者:曾几《秘省避暑抵暮乃出》
长言为我澡袢暑,洒目万线琮琤悬。宋·作者:刘子翚《次韵明仲畦字韵诗》
余生倘遇袢襟渴,一任清凉露肺肝。南宋·作者:张扩《澹竹》
近闻扫径避袢暑,竹杖青鞋一籧篨。南宋·作者:张扩《大年复用前韵赋诗见赠亦次韵答之》
借君妙语清袢暑,起我衰悰似壮年。南宋·作者:韩元吉《徐应祺惠文编》
峡行风物不堪论,袢暑骄阳杂瘴氛。南宋·作者:范成大《夔门即事》
旱魃为灾炽袢暑,扑鹿阳乌乘九数。南宋·作者:员兴宗《贺雨》
薰风时来洗袢暑,绿树阴阴隐残照。南宋·作者:楼钥《题太乙宫武林山赠易高士》
袢暑浑如深甑炊,凉飔一饷最先知。宋·作者:喻良能《次韵杨廷秀郎中游西湖十绝 其九》
借我初庚涤袢暑,泠风美荫木千寻。南宋·作者:杨光《淳熙丁未初伏奉亲避暑中岩 其一》
一棹潮风解袢暑,石桥秋近足归思。南宋·作者:韩淲《送富阳曾丞》
烟溪流碧浸炎空,涤濯袢蒸蒹葭风。南宋·作者:赵汝燧《渔父四时曲 夏》
亟呼儿童延入座,饷以清风涤袢暑。南宋·作者:裘万顷《赠仙茅道士》

袢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袢】【申集下】【衣字部】 袢;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1114第34【唐韻】附袁切【集韻】【韻會】符袁切, 音煩。【玉篇】衣無色也。 又【類篇】袢延,衣熱也。【詩·鄘風】是袣袢也。【傳】是當暑袢延之服也。 又【集韻】普半切,音泮。【類篇】袢迅,盛服貌。考證:〔【類篇】絆延,衣熱也。【詩·鄘風】是袣絆也。〕 謹照原文兩絆字 改袢。

与袢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袢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