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收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6
  • 拼音:shōu
  • 繁体:
  • 笔画:6
  • 部首:

收字寓意

【收】 shōu 接到,接受:发。信。支。讫。益。 藏或放置妥当:这是重要东西,要好了。 割断成熟的农作物:割。成。麦。 招回:兵。港。 聚,合拢:容。理。集。 结束:尾。煞。盘。 逮捕,拘押:捕。监。押。审。 约束,控制(感情或行动):束。心。伏(亦作“服”)。

收字解释

【收】[①][shōu][《廣韻》式州切,平尤,書。][《廣韻》舒救切,去宥,書。]亦作“収1”。亦作“敊2”。(1)拘捕。(2)指执行拘捕任务的人。(3)取;接纳。(4)回。(5)获。(6)指获的农作物。(7)没。(8)购。(9)聚集;集。(10)攻取;占据。(11)约束;控制。(12)指缩。(13)拢。(14)殓葬。(15)消散,消失。(16)结束;停止。(17)撤回。(18)凋萎。(19)夏代称冠。(20)车箱前后两端的横木。(21)建除十二辰之一。(22)通“糾”。纠合,联合。

收字诗词来源

【收】种德收福惠斯民。汉·作者:无名氏《张公神碑歌》
中夜悲兮当告谁,独收泪兮抱哀戚。曹魏·作者:嵇康《思亲诗》
渚幽寒兮石烟聚,日华收兮山气深。南朝宋·作者:袁淑《咏寒雪诗》
情知唾井终无理,情知覆水也难收。初唐·作者:骆宾王《艳情代郭氏荅卢照邻》
金阙平明宿雾收,瑶池式宴俯清流。初唐·作者:苏瑰《兴庆池侍宴应制》
美人长叹艳容萎,含情收取摧折枝。初唐·作者:乔知之《和李侍郎古意》
君看鹰隼俱堪击,为报蜘蛛收网罗。初唐·作者:沈佺期《狱中闻驾幸长安二首 其二》
龙盘梵质层峰峭,凤展翔仪乙卷收。盛唐·作者:李隆基《佛教梵文唵字唐玄宗书并读 其一》
雨鸣鸳瓦收炎气,风卷珠帘送晓凉。唐·作者:丁仙芝《句》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盛唐·作者:王昌龄《听流人水调子》
黄旗一点兵马收,乱杀胡人积如丘。盛唐·作者:王昌龄《箜篌引》
帆收不尽湖天景,何必蒹葭古渡头。盛唐·作者:薛据《泛太湖》
襟前林壑敛暝色,袖上云霞收夕霏。盛唐·作者:李白《詶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
彤庭左右呼万岁,拜贺明主收沈沦。盛唐·作者:李白《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 其一》
尔随汉将出门去,剪虏若草收奇功。盛唐·作者:李白《送族弟绾从军安西》
去年上策不见收,今年寄食仍淹留。唐·作者:张谓《赠乔琳》
舍人退食收封事,宫女开函近御筵。唐·作者:杜甫《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
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唐·作者:杜甫《野老》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粟不全贫。唐·作者:杜甫《南邻》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唐·作者: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收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收】【卯集下】【攴字部】 收; 康熙笔画:6; 页码:页468第06〔古文〕 【唐韻】式周切【集韻】尸周切, 音荍。【說文】捕也。【五經文字】作収,訛。【詩·大雅】此宜無罪,女反收之。【傳】收,拘收也。 又【詩·周頌】我其收之。【傳】收,聚也。 又【禮·玉藻】有事則收之。【疏】當有事之時,則收斂之。 又【左傳·襄二十七年】何以恤我,我其收之。【註】收,取也。 又【戰國策】秦可以少割而收害也。【註】收,猶息也。 又【博雅】收,振也。【中庸】振河海而不洩。【朱傳】振,收也。 又車軫也。【詩·秦風】小戎俴收。【傳】收,軫也。 又夏冠名。【儀禮·士冠禮】周弁,殷冔,夏收。【註】收,言所以收斂髮也。 又神名。【禮·月令】其神蓐收。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 舒救切,音狩。獲多也。【禮·月令】農事備收。【釋文】收,如字,又守又反。 又【易·井卦】井收勿幕。【疏】凡物可收成者,則謂之收。【朱子·本義】收,汲取也。詩救反,又如字。

与收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收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