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獸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9
  • 拼音:shòu
  • 繁体:
  • 笔画:19
  • 部首:

獸字寓意

【獸】 shòu 见“兽”。

獸字解释

【獸】[①][shòu][《廣韻》舒救切,去宥,書。]“兽1”的繁体字。(1)一般指四足、全身生毛的哺乳动物。(2)兽形的。参见“侯”、“環”。(3)如野兽般的。比喻野蛮、下流。参见“心”、“性”、“欲”。(4)干肉。(5)通“狩”。打猎。(6)通“嘼”。牲畜,家畜。(7)唐人因避唐高祖李渊祖李虎讳,往往把虎字改作“”。参见“口”、“穴”、“吻”。

獸字诗词来源

【獸】凤皇来兮百兽晨。汉·作者:无名氏《仪凤歌》
有草木兮春不荣,人似兽兮食臭腥。东汉·作者:蔡琰《悲愤诗二章 其二》
人□为兽兽为人,物里轮回深可畏。初唐·作者:李元礼《诫杀生文》
日入山林膳百兽,时清效数宗麒麟。初唐·作者:陈元光《风虎》
昔闻九代有馀名,今日百兽先来舞。武周·作者:薛曜《舞马篇》
连鶱势出鱼龙变,躞蹀骄生鸟兽行。唐·作者:张说《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三首 其一》
繁霜晓幕鸣柏乌,待子兽炭然金炉。唐·作者:丁仙芝《戏赠姚侍御》
狐裘兽炭酌流霞,壮士悲吟宁见嗟。盛唐·作者:李白《豳歌行上新平长史兄粲》
禽兽已毙十七八,杀声落日回苍穹。唐·作者:杜甫《冬狩行》
牧出令奔飞百艘,猛蛟突兽纷腾逃。唐·作者:杜甫《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
异兽如飞星宿落,应弦不碍苍山高。唐·作者:杜甫《久雨期王将军不至》
且贪原兽轻黄屋,宁畏渔人犯白龙。唐·作者:钱起《汉武出猎》
重门日晏红尘出,数骑胡人猎兽归。唐·作者:钱起《校猎曲》
将军汗马百战场,天子射兽五原草。唐·作者:薛奇童《云中行》
荒凉鸟兽同三径,撩乱琴书共一床。唐·作者:秦系《鲍防员外见寻因书情呈赠》
饥虎呀呀立当路,万夫震恐百兽怒。唐·作者:独孤及《和李尚书画射虎图歌》
忽为壮丽就枯涩,龙蛇腾盘兽屹立。唐·作者:戴叔伦《怀素上人草书歌》
龙绕旌竿兽满旗,翻营乍似雪中移。中唐·作者:戎昱《出军》
玉勒金鞍既已远,追奔获兽有谁知。中唐·作者:李端《瘦马行》

獸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獸】【巳集下】【犬字部】 獸; 康熙笔画:19; 页码:页721第03【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舒救切,音狩。【說文】守備者。从嘼从犬。【爾雅·釋鳥】四足而毛謂之獸。【書·益稷】百獸率舞,庶尹允諧。【周禮·天官】獸人掌罟田獸,辨其名物。又【天官·庖人】六獸。【註】鄭司農云:六獸:麋、鹿、熊、麕、野豕、兔也。 又【儀禮·特牲饋食禮】棜在其南,南順。實獸于其上,東首。【註】獸,腊也。

与獸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獸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