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字的含义
膳字的解释
膳
- 五行:金
- 康熙笔画:18
- 拼音:shàn
- 繁体:膳
- 笔画:16
- 部首:月
膳字寓意
【膳】膳 shàn 饭食:膳食。用膳。膳宿。 进食:“宰夫膳稻于梁西”。
膳字解释
【膳】[①][shàn][《廣韻》時戰切,去線,禪。]亦作“饍1”。(1)饭食。(2)进食。(3)犹食,吃。(4)烹调。
膳字诗词来源
【膳】膳夫奉职献芳滋。南梁·作者:沈约《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十四》
蔬膳菲食化始至。南梁·作者:沈约《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十二》
瑞液含滋登禹膳,飞流荐响入虞弦。唐·作者:于季子《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
仙人六膳调神鼎,玉女三浆捧帝壶。初唐·作者:沈佺期《嵩山石淙侍宴应制》
日入山林膳百兽,时清效数宗麒麟。初唐·作者:陈元光《风虎》
晨趋䌽笔柏梁篇,昼出雕盘大官膳。唐·作者:丁仙芝《赠朱中书》
惟生哀我未平复,为我力致美殽膳。唐·作者:杜甫《病后遇王倚饮赠歌》
多开石髓供调膳,时御霓裳奉易衣。唐·作者:司空曙《送王尊师归湖州》
不见双亲办丰膳,能留五马尽佳期。唐·作者:韩翃《赠兖州孟都督》
金鼎对筵调野膳,玉鞭齐骑引行轩。中唐·作者:卢纶《送李尚书郎君昆季侍从归觐滑州》
金鼎调和天膳美,瑶池沐浴赐衣新。中唐·作者:王建《上李吉甫相公》
司庖常膳皆得对,好事将军封尔身。中唐·作者:王建《东征行》
鼎前芍药调五味,膳夫攘腕左右视。中唐·作者:柳宗元《放鹧鸪词》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中唐·作者:元稹《遣悲怀三首 其一》
视膳寝门尊要道,高辟崇贤引正人。唐·作者:不详《郊庙歌辞 释奠文宣王乐章 承和》
更有宠光人未见,问安调膳尽三公。唐末·作者:罗隐《钱塘府亭》
文王寝膳武王随,内竖言安色始怡。唐末·作者:周昙《三代门 武王》
至尊尊贵异人间,御膳天厨岂等闲。晚唐·作者:孙元晏《齐 明帝裹蒸》
司膳厨中也禁烟,春宫相对画秋千。五代·作者:和凝《宫词百首 其二十六》
北堂侍膳侵星起,南亩催耕冒雨归。北宋·作者:王禹偁《寄金乡张赞善》
蔬膳菲食化始至。南梁·作者:沈约《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十二》
瑞液含滋登禹膳,飞流荐响入虞弦。唐·作者:于季子《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
仙人六膳调神鼎,玉女三浆捧帝壶。初唐·作者:沈佺期《嵩山石淙侍宴应制》
日入山林膳百兽,时清效数宗麒麟。初唐·作者:陈元光《风虎》
晨趋䌽笔柏梁篇,昼出雕盘大官膳。唐·作者:丁仙芝《赠朱中书》
惟生哀我未平复,为我力致美殽膳。唐·作者:杜甫《病后遇王倚饮赠歌》
多开石髓供调膳,时御霓裳奉易衣。唐·作者:司空曙《送王尊师归湖州》
不见双亲办丰膳,能留五马尽佳期。唐·作者:韩翃《赠兖州孟都督》
金鼎对筵调野膳,玉鞭齐骑引行轩。中唐·作者:卢纶《送李尚书郎君昆季侍从归觐滑州》
金鼎调和天膳美,瑶池沐浴赐衣新。中唐·作者:王建《上李吉甫相公》
司庖常膳皆得对,好事将军封尔身。中唐·作者:王建《东征行》
鼎前芍药调五味,膳夫攘腕左右视。中唐·作者:柳宗元《放鹧鸪词》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中唐·作者:元稹《遣悲怀三首 其一》
视膳寝门尊要道,高辟崇贤引正人。唐·作者:不详《郊庙歌辞 释奠文宣王乐章 承和》
更有宠光人未见,问安调膳尽三公。唐末·作者:罗隐《钱塘府亭》
文王寝膳武王随,内竖言安色始怡。唐末·作者:周昙《三代门 武王》
至尊尊贵异人间,御膳天厨岂等闲。晚唐·作者:孙元晏《齐 明帝裹蒸》
司膳厨中也禁烟,春宫相对画秋千。五代·作者:和凝《宫词百首 其二十六》
北堂侍膳侵星起,南亩催耕冒雨归。北宋·作者:王禹偁《寄金乡张赞善》
膳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膳】【未集下】【肉字部】 膳; 康熙笔画:18; 页码:页995第01【唐韻】常衍切【集韻】【韻會】【正韻】上演切, 音善。【說文】具食也。【徐曰】言具備此食也。庖人和味,必加善,胡从善。【韻會】熟食曰饗,具食曰膳。【周禮】鄭註:膳之言善也。今時美物曰珍膳。【前漢·宣帝紀】其令大官,損膳省宰。【註】膳,具食也,食之善者也。 又牲肉也。【周禮·天官】膳夫掌王之食飲膳羞。【註】膳,牲肉也。 又【廣韻】食也。【禮·文王世子】食下問所膳。【註】問所食者。 又【博雅】膳,離也。 又官名。【釋小雅】仲允膳夫。【箋】膳夫,上士也。掌王之飮食膳羞。 又【韻會】亦作善。【莊子·至樂篇】具太牢以爲善。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 時戰切,音繕。義同。 【集韻】或作饍。考證:〔【正韻】膳之言善也。今時美物曰珍膳。〕 謹按二句出周禮天官敍官註,不始於正韻,謹改正韻爲周禮鄭註。〔【周禮·天官·膳夫】膳夫掌王之飮食膳羞。〕 謹按膳夫二字重出,謹省下膳夫二字。 照原文飲食改食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