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綬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4
  • 拼音:shòu
  • 繁体:
  • 笔画:14
  • 部首:

綬字寓意

【綬】 shòu 见“绶”。

綬字解释

【綬】[①][shòu][《廣韻》殖酉切,上有,禪。]“绶1”的繁体字。(1)丝带。古代用以系佩玉、官印、帷幕等。绶带的颜色常用以标志不同的身份与等级。(2)指衣带。

綬字诗词来源

【綬】□珈珂佩响珊珊,云罗绶带真珠缀。初唐·作者:王勃《观音大士神歌赞》
黄金两印双花绶,富贵婚姻古无有。唐·作者:张说《安乐郡主花烛行》
闻君墨绶出丹墀,双舄飞来伫有期。唐·作者:武平一《饯唐永昌》
新加大邑绶仍黄,近与单车去洛阳。盛唐·作者:李颀《寄綦毋三》
金章紫绶千馀骑,夫婿朝回初拜侯。盛唐·作者:王昌龄《青楼曲二首 其二》
春来明主封西岳,自有还君紫绶恩。盛唐·作者:王昌龄《寄陶副使》
迹留黄绶人多叹,心在青云世莫知。盛唐·作者:高适《同颜六少府旅宦秋中之作》
王公大人借颜色,金璋紫绶来相趋。盛唐·作者:李白《驾去温泉后赠杨山人》
淮海维扬一俊人,金章紫绶照青春。唐·作者:杜甫《奉寄章十侍御》
兄弟印绶皆被夺,昔年赏赐不复存。盛唐·作者:崔颢《邯郸宫人怨》
我来结绶未经秋,已厌微官忆旧游。盛唐·作者:皇甫冉《杂言无锡惠山寺流泉歌》
优诏亲贤时独稀,中途紫绂换征衣。盛唐·作者:皇甫冉《送袁郎中破贼北归》
将军金印亸紫绶,御史铁冠重绣衣。唐·作者:岑参《送魏升卿擢第归东都因怀魏校书陆浑乔潭》
云间陆生美且奇,银章朱绶映金羁。唐·作者:钱起《送河南陆少府》
黄绶罢来多远客,青山何处不愁人。唐·作者:钱起《送兴平王少府游梁》
不惜芸香染黄绶,惟怜鸿羽下青霄。唐·作者:钱起《送孙十尉温县》
自今黄绶采兰时,不厌丹墀芳草色。唐·作者:钱起《送修武元少府》
自怜黄绶老婴身,妻子朝来劝隐沦。唐·作者:钱起《送毕侍御谪居》
谁许近来轻印绶,因君昨日悟禅心。唐·作者:皎然《重联句一首》
回看紫绶若轻尘,远别青门嗟故人。唐·作者:卢象《紫阳真人歌》

綬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綬】【未集中】【糸字部】 綬;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927第12【廣韻】殖酉切【集韻】【韻會】【正韻】是酉切, 音受。【說文】綬韍,維也。【玉篇】綬,組也,綸紱也。【急就篇註】綬,受也,所以承受印環也。亦謂之璲。【後漢·輿服志】韍佩旣廢,秦乃以采組,連結於璲,光明章表,轉相結受,故謂之綬。【漢官儀】綬,長一尺二寸,法十二月,廣三尺,法天地人也。 又【周禮·天官】幕人掌帷幕幄帟綬之事。【註】綬,組綬,所以繫帷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 承呪切,音授。義同。

与綬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綬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