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枯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9
  • 拼音:
  • 繁体:
  • 笔画:9
  • 部首:

枯字寓意

【枯】 kū 失去水分,水全没有了:干萎。槁。荣。鱼衔索(串在绳索上的干鱼,形容存日不多)。 没趣味,无生趣:燥。肠(喻涩贫乏的思路)。

枯字解释

【枯】[①][kū][《廣韻》苦胡切,平模,溪。](1)草木槁。(2)指槁的草木。(3)泛指干之物。(4)干涸。(5)谓使干涸。(6)憔悴;羸瘦。(7)瘫痪。(8)指因恐惧而瘫软,不能动弹。(9)指眼睛干瘪失明。(10)指肉已烂尽的骸骨。(11)指油料作物之籽榨出油后剩下的渣滓。明宋应星《天工开物·麻》:“今胡麻味美而功高……收子榨油,每石得四十斤,餘其用以肥田。”又如豆饼也称油。参见“餅”。(12)空;尽。(13)偏僻,荒凉。参见“徑”、“冢”。(14)无趣,乏味。参见“燥”。(15)粗糙。参见“耕”、“耘”。(16)弃市暴尸。古代的一种酷刑。参见“磔”。(17)方言。蹙,皱。多用于皱眉头。(18)方言。苛刻。

枯字诗词来源

【枯】向虚壑兮背枯槐。西汉·作者:枚乘《歌》
君不见枯箨走阶庭。何时复青著故茎。南朝宋·作者: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 其十一》
茱萸锦衣玉作匣,安念昔日枯树枝。南梁·作者:吴均《行路难五首 其一》
鸿归燕去紫茎歇,露往霜来绿叶枯。隋·作者:赵元淑《闻杨炯幽兰之歌作》
槁项同枯木,丹心等死灰。唐初·作者:王绩《北山》
君不见长安城北渭桥边,枯木横槎卧古田。初唐·作者:卢照邻《杂曲歌辞 行路难》
巢倾枝折凤归去,条枯叶落任风吹。初唐·作者:卢照邻《杂曲歌辞 行路难》
茎枯花谢枝憔悴,香销色尽花零落。初唐·作者:乔知之《和李侍郎古意》
墨池沙枯通草蔓,妆楼瓦尽向林倾。初唐·作者:刘希夷《北邙篇》
天子旌旗过细柳,匈奴运数尽枯杨。初唐·作者:崔融《从军行》
飞翔四海雨域中,万汇焦枯仰化融。初唐·作者:陈元光《云龙》
元神散走枯庭在,抛尽玄珠一物无。唐·作者:张果《玄珠歌 其二》
早须烹取太阳酥,吃著元神永不枯。唐·作者:张果《玄珠歌 其十六》
曲引古堤临冻浦,斜分远岸近枯杨。盛唐·作者:孟浩然《登万岁楼》
怅望秋天鸣坠叶,巑岏枯柳宿寒鸱。盛唐·作者:李颀《题卢五旧居》
枯桑老柏寒飕飗,九雏鸣凤乱啾啾。盛唐·作者: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日暮祖侯吟一声,长安竹柏皆枯死。唐·作者:祖咏《尚书省门吟》
颜色饥枯掩面羞,眼眶泪滴深两眸。盛唐·作者:王昌龄《箜篌引》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唐·作者:王缙《九日作》
枯杨枯杨尔生稊,我独七十而孤栖。盛唐·作者:李白《雉朝飞》

枯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枯】【辰集中】【木字部】 枯; 康熙笔画:9; 页码:页517第03【唐韻】苦胡切【集韻】【韻會】【正韻】空胡切, 音刳。【說文】槀木也。【史記·諸侯表】摧枯朽者易爲力。 又【周禮·天官·鄭註】童枯不稅。【疏】山林不茂爲童,山澤無水爲枯。 又【集韻】後五切,音戸。竹名。通作楛。詳楛字註。 又叶苦禾切,音科。【黃庭經】金鈴朱帶坐婆娑,調血理命身不枯。

与枯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枯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