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童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2
  • 拼音:tóng
  • 繁体:
  • 笔画:12
  • 部首:

童字寓意

【童】 tóng 小孩子:儿工。谣。话。心。趣。真。 旧时未成年的仆人:书儿。 没有结婚的:男。女。贞。 未长成的:牛(没长角的小牛)。 秃:山。头(喻人秃顶,如“齿豁”)。 古同“瞳”,瞳孔。 姓。

童字解释

【童】[①][tóng][《廣韻》徒紅切,平東,定。](1)僮仆;奴仆。(2)儿;小孩。(3)未成年。亦泛指幼小。(4)愚昧;浅陋。(5)指处女或男的贞操。(6)面容红润貌。(7)牛羊等未生角或无角。(8)山岭、土地无草木。(9)植物无枝干或无果实。参见“木”、“粱”。(10)头秃;没有头发。(11)把树木砍光。(12)通“同”。(13)通“瞳”。参见“子”。[②][zhōng][《集韻》諸容切,平鍾,章。]用于地名。

童字诗词来源

【童】游平卖印自有平,不辟豪贤及大姓。汉·作者:无名氏《桓帝时京都童谣》
洛阳少童邯郸女。古称渌水今白纻。南朝宋·作者:鲍照《代白纻曲二首 其一》
两童夹车问不已。五马城南犹未归。南梁·作者:萧纲《杂句春情诗》
青丝白马寿阳来。南北朝·作者:无名氏《普通中童谣》
妾家邯郸好轻薄,特忿仙童一丸药。陈朝·作者:江总《姬人怨服散篇》
拄杖负书寻远寺,倩童牵鹿渡深溪。唐·作者:萧翼《宿云门东客院》
双童绰约时游陟,三鸟联翩报消息。初唐·作者: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
妖童宝马铁连钱,娼妇盘龙金屈膝。初唐·作者:卢照邻《长安古意》
若个游人不竞攀,若个娼家不来折。初唐·作者:卢照邻《杂曲歌辞 行路难》
游鱼瞥瞥双钓童,伐木丁丁一樵叟。初唐·作者:沈佺期《入少密溪》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唐·作者: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其二》
织女西垂隐烛台,双童连缕合欢杯。唐·作者:张说《安乐郡主花烛行》
寄语童童与阿琼,休将尘事恼閒情。唐·作者:何仙姑《有道士自罗浮之增城口占三绝寄家 其二》
头上复戴九星冠,总领玉童坐南面。盛唐·作者:李颀《王母歌》
明主拜官麒麟阁,光车骏马看玉童。盛唐·作者:李颀《送刘四赴夏县》
松间白发黄尊师,童子烧香禹步时。盛唐·作者:王昌龄《武陵开元观黄鍊师院三首 其一》
道童对月閒吹笛,仙子乘云远驾车。盛唐·作者:李白《太华观》
时清不及英豪人,三尺童儿重廉蔺。盛唐·作者:李白《醉后赠从甥高镇》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盛唐·作者: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童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童】【午集下】【立字部】 童;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871第20【廣韻】【正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 音同。獨也。言童子未有室家者也。【增韻】十五以下謂之童子。【易·蒙卦】匪我求童蒙。【詩·衞風】童子佩觿。【穀梁傳·昭十九年】羈貫成童。【註】成童,八歲以上。又【增韻】女亦稱童子。【禮·記註】女子子在室,亦童子也。 又邦君妻自稱之謙辭。【論語】夫人自稱曰小童。 又牛羊之無角者曰童。【易·大畜】童牛之牿。【詩·大雅】俾出童羖。 又【釋名】山無草木曰童,若童子未冠然。【莊子·徐無鬼】堯聞舜之賢,舉之童土之地。【註】童土,無草木地。 又地名。【前漢·功臣表】童鄕侯鐘祖。 又草名。【爾雅疏】寓木,一名宛童。又稂,一名童梁。 又童童,盛貌。【蜀志】先主舍東南角桑樹童童,如小車蓋。 又【篇海】男有罪爲奴曰童使。【易·旅卦】得童僕貞。【前漢·貨殖傳】童手指千。【註】童,奴婢也。【韻會補】童,奴也,幼也。今文僮幼字作童,童僕字作僮,相承失也。 又姓。【急就篇註】顓頊子號老童,其後爲姓。【廣韻】漢有琅邪內史童仲玉。又【集韻】諸容切,音鐘。【公羊傳·桓十一年】公會宋公于夫童。【註】童,音鐘。左氏穀梁皆作鐘。 又借作同。【列子·黃帝篇】狀與我童者,近而愛之。狀與我異者,疏而畏之。【註】童,同也。聲之譌也。 又叶徒黃切。【韓愈·此日足可惜詩】驚波暗合沓,星宿爭翻芒。馬乏復悲鳴,左右泣僕童。

与童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童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