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字的含义
俯字的解释
俯
- 五行:水
- 康熙笔画:10
- 拼音:fǔ
- 繁体:俯
- 笔画:10
- 部首:亻
俯字寓意
【俯】俯 fǔ 向下,低头,与“仰”相对:俯身。俯视。俯瞰。俯首。俯临。俯拾即是。俯仰。 潜伏,卧伏:季秋之月“蛰虫咸俯在内”。 旧时公文及书信对上级或尊长的敬辞:俯允。俯念。俯恤(请求对方体恤)。俯察。俯顺。
俯字解释
【俯】[①][fǔ][《廣韻》方矩切,上麌,非。]“頫1”的今字。(1)低头,面向下。(2)指弯腰屈身。(3)引申为对下。(4)卧伏。(5)指潜伏。(6)屈曲不齐。(7)称对方行为的敬词,旧时公文及书信中常用,表示对方实施该行为有所屈尊。
俯字诗词来源
【俯】仰王禽兮又崎危,俯泷渊兮怛以悲,岸参天兮无路蹊。东汉·作者:郭苍《神汉桂阳太守周府君碑铭》
兴言共伤千里道,俯迹聊示五情同。隋末唐初·作者:许敬宗《奉和圣制送来济应制》
冀延神鉴俯兰樽,式表虔襟陈桂俎。初唐·作者:武则天《郊庙歌辞 武后明堂乐章 徵音》
金阙平明宿雾收,瑶池式宴俯清流。初唐·作者:苏瑰《兴庆池侍宴应制》
山壁崭岩断复连,清流澄澈俯伊川。初唐·作者:宋之问《龙门应制》
䌽仗雕舆俯碧浔,行春御气发皇心。唐·作者:马怀素《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直视天河垂象外,俯窥京室画图中。唐·作者:苏颋《兴庆池侍宴应制》
回首俛眉但下泪,不知何处是乡关。初唐·作者:阎朝隐《度岭 其二》
花笑莺歌迎帝辇,云披日霁俯皇川。初唐·作者:岑羲《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敛迹俛眉心自甘,高歌击节声半苦。盛唐·作者:李颀《放歌行荅从弟墨卿》
别君若俯仰,春芳辞秋条。盛唐·作者:李白《早秋单父南楼詶窦公衡》
俛仰人间易凋朽,钟峰五云在轩牖。盛唐·作者:李白《下途归石门旧居》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唐·作者:杜甫《堂成》
省郎京尹必俯拾,江花未落还成都。唐·作者:杜甫《入奏行赠西山检察使窦侍御》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盛唐·作者:崔颢《行经华阴》
春风旅馆长庭芜,俯首低眉一老夫。唐·作者:戴叔伦《抚州被推昭雪荅陆太祝三首 其三》
俯身仰击复傍击,难于古人左右射。唐·作者:张建封《酬韩校书愈打毬歌》
径行俯仰成今古,却忆当年赋远游。中唐·作者:张继《秋日道中》
朝元阁峻临秦岭,羯鼓楼高俯渭河。中唐·作者:张继《华清宫》
仰看明月翻含意,俯眄流波欲寄词。中唐·作者:李冶《感兴》
兴言共伤千里道,俯迹聊示五情同。隋末唐初·作者:许敬宗《奉和圣制送来济应制》
冀延神鉴俯兰樽,式表虔襟陈桂俎。初唐·作者:武则天《郊庙歌辞 武后明堂乐章 徵音》
金阙平明宿雾收,瑶池式宴俯清流。初唐·作者:苏瑰《兴庆池侍宴应制》
山壁崭岩断复连,清流澄澈俯伊川。初唐·作者:宋之问《龙门应制》
䌽仗雕舆俯碧浔,行春御气发皇心。唐·作者:马怀素《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直视天河垂象外,俯窥京室画图中。唐·作者:苏颋《兴庆池侍宴应制》
回首俛眉但下泪,不知何处是乡关。初唐·作者:阎朝隐《度岭 其二》
花笑莺歌迎帝辇,云披日霁俯皇川。初唐·作者:岑羲《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敛迹俛眉心自甘,高歌击节声半苦。盛唐·作者:李颀《放歌行荅从弟墨卿》
别君若俯仰,春芳辞秋条。盛唐·作者:李白《早秋单父南楼詶窦公衡》
俛仰人间易凋朽,钟峰五云在轩牖。盛唐·作者:李白《下途归石门旧居》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唐·作者:杜甫《堂成》
省郎京尹必俯拾,江花未落还成都。唐·作者:杜甫《入奏行赠西山检察使窦侍御》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盛唐·作者:崔颢《行经华阴》
春风旅馆长庭芜,俯首低眉一老夫。唐·作者:戴叔伦《抚州被推昭雪荅陆太祝三首 其三》
俯身仰击复傍击,难于古人左右射。唐·作者:张建封《酬韩校书愈打毬歌》
径行俯仰成今古,却忆当年赋远游。中唐·作者:张继《秋日道中》
朝元阁峻临秦岭,羯鼓楼高俯渭河。中唐·作者:张继《华清宫》
仰看明月翻含意,俯眄流波欲寄词。中唐·作者:李冶《感兴》
俯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俯】【子集中】【人字部】 俯;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106第06【廣韻】方矩切【集韻】匪父切, 音府。俛也。【禮·樂記】執其干戚,習其俯仰詘伸,容貌得莊焉。【又】進俯退俯。【註】曲也,不齊一也。【禮·月令】季秋之月,蟄蟲咸俯,在內皆墐其戸。 又通府。【荀子·非相篇】府然若渠堰櫽括之於已也。【註】府俯通。 【韻會小補】古音流變,字亦隨異。如俯仰之俯,本作頫,或作俛,今皆作俯。而頫音兆,俛音免,不復音俯矣。考證:〔【荀子·非相篇】府然若渠堰櫽括之已也。〕 謹照原文已上增於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