缻字的含义
缻字的解释
缻
- 五行:
- 康熙笔画:10
- 拼音:fǒu
- 繁体:缻
- 笔画:10
- 部首:缶
缻字寓意
【缻】缻 fǒu 古同“缶”。
缻字解释
【缻】[①][fǒu][《廣韻》方久切,上有,非。]亦作“缻1”。(1)盛酒浆的瓦器。亦有用铜制造者。(2)汲水或盛水的瓦器。(3)瓦盆。(4)瓦质的打击乐器。(5)古量器名。一缶为十六斗。(6)古量器名。一缶为三十二斗。
缻字诗词来源
【缻】大开内府恣供给,玉缶金筐银簸箕。唐·作者:郑嵎《津阳门诗》
何事君王亲击缶,相如有剑可吹毛。唐·作者:汪遵《渑池》
能令百二山河主,便作樽前击缶人。晚唐·作者:胡曾《咏史诗 渑池》
驻旌元师遗风在,击缶高人逸兴酣。唐·作者:张祎《题击瓯楼》
渔缶回环千艇合,巷蒲明灭百帆通。北宋·作者:宋庠《坐旧州驿亭上作》
邻邦或有寄嘉酿,瓦罂土缶盛玻瓈。北宋·作者:梅尧臣《依韵酬永叔再示》
酒上玉蛆如笑花,一日倒空罂与缶。北宋·作者:梅尧臣《至灵壁镇于许供奉处得杜挺之书及诗》
忧从中来不自遣,强叩瓦缶何譊譊。北宋·作者:欧阳修《绿竹堂独饮》
虽老仍思鼓缶歌,庶几都未丧天和。北宋·作者:邵雍《戊申自贻》
陶家埏埴以为器,其大如瓮小如缶。北宋·作者:蔡襄《和答孙推官久病新起见过》
人声恺乐归歌缶,风气恬和拂寿杯。北宋·作者:韩维《和三哥立春即事》
困卧不起灯烛张,琉璃盎缶丛生香。北宋·作者:文同《采莲曲》
泥涂远汲人共悲,瓶缶屡空罍亦耻。北宋·作者:刘敞《岳州引水诗》
茅檐客聚满幽缶,桑径人行没双屐。北宋·作者:曾巩《咏雪》
叩缶乌乌聊快耳,宁知报响得咸韶。北宋·作者:刘攽《和前韵》
我愧动心非孟子,谁能鼓缶学蒙庄。宋·作者:杨杰《得安肃颜舅书再成哀词》
学譬治畦犹失溉,文参击缶不成声。北宋·作者:韦骧《和通甫见赠二首 其二》
肩舆尚肯追春色,鼓缶何妨傲夕晖。北宋·作者:苏辙《次韵门下吕相公同访致政冯宣猷》
庙中击鼓吹长箫,采兰为飧蕙为肴,玉缶荐芰香飘萧。北宋·作者:苏辙《巫山庙》
弟子先后执盂缶,老僧槎牙森比肩。北宋·作者:苏辙《画文殊普贤》
何事君王亲击缶,相如有剑可吹毛。唐·作者:汪遵《渑池》
能令百二山河主,便作樽前击缶人。晚唐·作者:胡曾《咏史诗 渑池》
驻旌元师遗风在,击缶高人逸兴酣。唐·作者:张祎《题击瓯楼》
渔缶回环千艇合,巷蒲明灭百帆通。北宋·作者:宋庠《坐旧州驿亭上作》
邻邦或有寄嘉酿,瓦罂土缶盛玻瓈。北宋·作者:梅尧臣《依韵酬永叔再示》
酒上玉蛆如笑花,一日倒空罂与缶。北宋·作者:梅尧臣《至灵壁镇于许供奉处得杜挺之书及诗》
忧从中来不自遣,强叩瓦缶何譊譊。北宋·作者:欧阳修《绿竹堂独饮》
虽老仍思鼓缶歌,庶几都未丧天和。北宋·作者:邵雍《戊申自贻》
陶家埏埴以为器,其大如瓮小如缶。北宋·作者:蔡襄《和答孙推官久病新起见过》
人声恺乐归歌缶,风气恬和拂寿杯。北宋·作者:韩维《和三哥立春即事》
困卧不起灯烛张,琉璃盎缶丛生香。北宋·作者:文同《采莲曲》
泥涂远汲人共悲,瓶缶屡空罍亦耻。北宋·作者:刘敞《岳州引水诗》
茅檐客聚满幽缶,桑径人行没双屐。北宋·作者:曾巩《咏雪》
叩缶乌乌聊快耳,宁知报响得咸韶。北宋·作者:刘攽《和前韵》
我愧动心非孟子,谁能鼓缶学蒙庄。宋·作者:杨杰《得安肃颜舅书再成哀词》
学譬治畦犹失溉,文参击缶不成声。北宋·作者:韦骧《和通甫见赠二首 其二》
肩舆尚肯追春色,鼓缶何妨傲夕晖。北宋·作者:苏辙《次韵门下吕相公同访致政冯宣猷》
庙中击鼓吹长箫,采兰为飧蕙为肴,玉缶荐芰香飘萧。北宋·作者:苏辙《巫山庙》
弟子先后执盂缶,老僧槎牙森比肩。北宋·作者:苏辙《画文殊普贤》
缻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缻】【未集中】【缶字部】 缻;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945第05【集韻】缶或从瓦作缻。【史記·藺相如傳】請奉盆缻秦王,以相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