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谂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5
  • 拼音:shěn
  • 繁体:
  • 笔画:10
  • 部首:

谂字寓意

【谂】 (諗) shěn 同“审”④。 规谏,劝告。 思念。

谂字解释

【谂】[①][shěn][《廣韻》式荏切,上寢,書。]“1”的繁体字。(1)规谏;劝告。(2)思念。(3)知悉。(4)详尽。(5)审察。(6)通“淰”。躲闪;潜藏。

谂字诗词来源

【谂】云中纵有金毛现,正眼观时非吉祥。唐·作者:某大德《赵州和尚将游五台作偈留之》
宝公关锁寻常事,谂老家风气味长。北宋·作者:释德洪《金陵狱中谢人惠茶》
我今头白奚所为,柏树谁知问从谂。宋·作者:汪藻《何子应少卿作金华书院要老夫赋诗因成长句一首》
斩了猫儿问谂师,草鞋头戴自知时。宋·作者:释如本《颂古三十一首 其九》
谂季狸兮美南国,范我驰驱非诡获。宋·作者:叶寘《送玉面狸与月湖》
一笑成行不待营,可无条约谂同盟。南宋·作者:陈造《约吕徐二友游净慈二首 其二》
布谷催耕如见谂,提壶劝醉更多情。南宋·作者:陈造《同沈守劝农十首 其八》
何日酒兵鏖笔阵,未应羽檄谂交绥。南宋·作者:陈造《寄郢州崔守八首 其七》
书谂亲庭先静退,至今文采照林泉。南宋·作者:陈造《口号十首呈程殿撰 其七》
我舟小泊沙洲下,也谂江神问济川。南宋·作者:袁说友《祀江神》
我疑谂之神农书,增壮胃腑良有力。南宋·作者:郑清之《送新姜与葺芷》
两从事□聊相谂,会取一般平淡天。南宋·作者:陈著《送酒与元春兄》
若言相谂早须觉,难得青春长似今。南宋·作者:陈著《长孺因吾二诗有负米分邻之语因又次韵饯其归二首 其一》
瘦吟相谂梅寒苦,渴饮何妨秫冻甜。南宋·作者:陈著《见雪》
去思应共湘江永,来谂谁云周道长。宋·作者:高斯得《送胡吏部赴阙 其一》
庙谟万里谂诸将,山川曲折图形状。宋末元初·作者:谢翱《宋骑吹曲 其二 遣将曲第三》
卢仝七碗诗难得,谂老三瓯梦亦赊。金末元初·作者:耶律楚材《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七首 其一》
柏庭出于知足叟,玄风欲振从谂后。元末明初·作者:郑枢《题柏庭禅庇上人送别诗卷》
寿筵一为歌来谂,此乐知君未有涯。明·作者:倪岳《送唐黄门使两广》
朝回魂爽便南飞,欲谂衷情向琐闱。明·作者:傅圭《怀归》

谂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谂】【酉集上】【言字部】 諗;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1188第18【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式荏切,音審。【說文】深諫也。【爾雅·釋言】念也。【註】相思念也。【廣韻】謀也,告也。【左傳·閔二年】昔辛伯諗周桓公。 又潛藏也。【家語】故龍以爲畜而魚鮪不諗。 又【集韻】【韻會】【正韻】 式禁切,審去聲。義同。 又【集韻】諾叶切【類篇】諾協切, 音埝。聲止也。與 同。 又叶衫岑切,審平聲。【詩·小雅】駕彼四駱,載驟駸駸。豈不懷歸,將母來諗。【毛傳】諗,念也。【鄭箋】告也。

与谂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谂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