诙字的含义
诙字的解释
诙
- 五行:火
- 康熙笔画:13
- 拼音:huī
- 繁体:詼
- 笔画:8
- 部首:讠
诙字寓意
【诙】诙 (詼) huì 开玩笑,说话富于风趣:诙谐。诙诽(诙谐,戏谑)。
诙字解释
【诙】[①][huī][《廣韻》苦回切,平灰,溪。]“诙1”的繁体字。(1)戏谑;诙谐。(2)通“恢”。参见“詼妄”、“詼奇”。
诙字诗词来源
【诙】长卿牢落悲空舍,曼倩诙谐取自容。中唐·作者:李贺《南园十三首 其七》
如今冷笑东方朔,唯用诙谐侍汉皇。唐末·作者:韩偓《六月十七日召对自辰及申方归本院》
病似相如多避事,拙于方朔少诙谐。北宋·作者:王禹偁《寓直偶题》
大隐金门犹自适,日亲方朔听诙谐。北宋·作者:杨亿《休沐述怀寄秘阁钱少卿》
王孙功名立四极,方朔诙谈干至尊。北宋·作者:梅尧臣《杜挺之新得和州将出京遗予薪刍豆》
怪其有纸不寄我,如此出语亦善诙。北宋·作者:梅尧臣《依韵和永叔澄心堂纸答刘原甫》
奈何不寄反示我,如弃正论求俳诙。北宋·作者:欧阳修《和刘原父澄心纸》
窝名安乐已诙谐,更赋新诗讼所乖。北宋·作者:王尚恭《和邵雍《安乐窝中好打乖吟》》
诙谐往往笑绝倒,同异时时瞋掉手。北宋·作者:吴奎《和欧阳永叔送龙学赴陕府酌饮赠别》
清言妙谕间诙谑,笑语往反何喧哗。北宋·作者:司马光《春日书寄东郡诸同舍》
诙诡徒乱圣人氓,岂若泯默死蚕耕。北宋·作者:王安石《彼狂》
乖崖今觉诙谐验,清献但容龟鹤随。北宋·作者:强至《送张如莹》
陪集敢誇言路盛,诙谐渐觉醉乡宽。北宋·作者:吕陶《与台中同饮答谏院王明叟》
朝餐饾饤唯论饱,夜语诙谐岂厌劳。北宋·作者:韦骧《再回前韵》
夜晦烂蜡非燃䕸,唱酬交错并诙谐,逢逢晓鼓传官街。北宋·作者:郭祥正《留题方伋秀才寿乐亭》
旋呼歌舞杂诙笑,不惜饮釂空瓶盆。北宋·作者:苏轼《答吕梁仲屯田》
调诙常为供狂笑,骚雅偏能斲小诗。北宋·作者:黄裳《悼张公实》
吾爱其人颇真率,笑语诙谐喜讥评。宋·作者:孔平仲《送朱君贶德安宰罢任还》
安知此老天地祖,聊遣二化为诙娱。宋·作者:程俱《秀州沈圭漆烟最善持叶翰林诗来求余诗为作一首》
相如属思宁迟久,不欲诙俳恐类皋。宋·作者:王庭圭《次韵张子家新除浙西抚干见寄》
如今冷笑东方朔,唯用诙谐侍汉皇。唐末·作者:韩偓《六月十七日召对自辰及申方归本院》
病似相如多避事,拙于方朔少诙谐。北宋·作者:王禹偁《寓直偶题》
大隐金门犹自适,日亲方朔听诙谐。北宋·作者:杨亿《休沐述怀寄秘阁钱少卿》
王孙功名立四极,方朔诙谈干至尊。北宋·作者:梅尧臣《杜挺之新得和州将出京遗予薪刍豆》
怪其有纸不寄我,如此出语亦善诙。北宋·作者:梅尧臣《依韵和永叔澄心堂纸答刘原甫》
奈何不寄反示我,如弃正论求俳诙。北宋·作者:欧阳修《和刘原父澄心纸》
窝名安乐已诙谐,更赋新诗讼所乖。北宋·作者:王尚恭《和邵雍《安乐窝中好打乖吟》》
诙谐往往笑绝倒,同异时时瞋掉手。北宋·作者:吴奎《和欧阳永叔送龙学赴陕府酌饮赠别》
清言妙谕间诙谑,笑语往反何喧哗。北宋·作者:司马光《春日书寄东郡诸同舍》
诙诡徒乱圣人氓,岂若泯默死蚕耕。北宋·作者:王安石《彼狂》
乖崖今觉诙谐验,清献但容龟鹤随。北宋·作者:强至《送张如莹》
陪集敢誇言路盛,诙谐渐觉醉乡宽。北宋·作者:吕陶《与台中同饮答谏院王明叟》
朝餐饾饤唯论饱,夜语诙谐岂厌劳。北宋·作者:韦骧《再回前韵》
夜晦烂蜡非燃䕸,唱酬交错并诙谐,逢逢晓鼓传官街。北宋·作者:郭祥正《留题方伋秀才寿乐亭》
旋呼歌舞杂诙笑,不惜饮釂空瓶盆。北宋·作者:苏轼《答吕梁仲屯田》
调诙常为供狂笑,骚雅偏能斲小诗。北宋·作者:黄裳《悼张公实》
吾爱其人颇真率,笑语诙谐喜讥评。宋·作者:孔平仲《送朱君贶德安宰罢任还》
安知此老天地祖,聊遣二化为诙娱。宋·作者:程俱《秀州沈圭漆烟最善持叶翰林诗来求余诗为作一首》
相如属思宁迟久,不欲诙俳恐类皋。宋·作者:王庭圭《次韵张子家新除浙西抚干见寄》
诙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诙】【酉集上】【言字部】 詼;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1188第18【廣韻】苦回切【集韻】【韻會】【正韻】枯回切, 音恢。【廣雅】調也。【玉篇】調戲也。【類篇】譏戲也。【增韻】謔也,嘲也。【前漢·枚乗傳】枚臯詼笑類俳倡。又【東方朔傳】指意放蕩,頗復詼諧。【蜀志·馬忠傳】詼啁大笑,忿怒不形於色。 又通作悝。【張衡·東京賦】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穆公于宮室。【註】悝猶嘲也。與詼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