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谐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6
  • 拼音:xié
  • 繁体:
  • 笔画:11
  • 部首:

谐字寓意

【谐】 (諧) xié 和,配合得当:和调(ti俹 )。音。 滑稽:诙趣。谑(诙逗趣)。亦庄亦(既严肃又诙)。 (事情)商量好,办妥:事

谐字解释

【谐】[①][xié][《廣韻》户皆切,平皆,匣。]“1”的繁体字。(1)和合;协调。(2)办妥;办成。(3)商议定。参见“諧價”。(4)辨别。(5)对照。(6)诙;戏谑。

谐字诗词来源

【谐】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西汉·作者:司马相如《琴歌二首 其二》
正声谐风雅,欲竟此曲谁知者。唐·作者:司马逸客《雅琴篇》
一生傲岸苦不谐,恩疏媒劳志多乖。盛唐·作者:李白《荅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兼求富豪且割鲜,密沽斗酒谐终宴。唐·作者:杜甫《病后遇王倚饮赠歌》
鸿鹄羽毛终有志,素丝琴瑟自谐声。唐·作者:李绅《皋桥》
圣朝不杀谐至仁,远送炎方示微罚。中唐·作者: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 其十一 缚戎人》
清光满院恩情见,寒色临门笑语谐。唐·作者:广宣《九月十五日夜宿郑尚书絪东亭望月寄杜给事》
长卿牢落悲空舍,曼倩诙谐取自容。中唐·作者:李贺《南园十三首 其七》
羽籥既阕干戚陈,八音克谐六变新。唐·作者:不详《郊庙歌辞 祀九宫贵神乐章 舒和》
谐音遍响合明意,万类昭融灵应多。唐·作者:不详《郊庙歌辞 昭德皇后庙乐章 舒和》
青童仙君事已谐,洞明山上瑞云埋。唐·作者:宋人著作中所载唐五代神仙鬼怪诗《后十三年有人于益州见赵旭形容短小如八九岁小儿模样行歌于市曰》
风云暗发谈谐外,感会潜生气概间。唐·作者:曹唐《奉送严大夫再领容府二首 其二》
鸳鸯交颈期千岁,琴瑟谐和愿百年。唐·作者:李郢《为妻作生日寄意》
自休自已自安排,常愿居山事偶谐。五代·作者:贯休《山居诗二十四首 其二十》
谈谐尽是经邦术,头角由来出世姿。五代·作者:贯休《赠杨公杜之舅》
刘郎相约事难谐,雨散云飞自此乖。唐末·作者:司空图《游仙二首 其二》
流分晓月光难驻,响入清琴韵易谐。唐·作者:李翔《西林寺与焦鍊师赋得阶下泉》
如今冷笑东方朔,唯用诙谐侍汉皇。唐末·作者:韩偓《六月十七日召对自辰及申方归本院》
荣枯无路入千峰,肥遁谁谐此志同。唐·作者:李山甫《早秋山中作》
归卧东林计偶谐,柴门深向翠微开。唐·作者:李山甫《山中寄梁判官》

谐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谐】【酉集上】【言字部】 諧;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1188第18【唐韻】戸皆切【集韻】【韻會】【正韻】雄皆切, 音骸。【說文】詥也。又【廣雅】耦也。【玉篇】合也,調也。【書·堯典】克諧以孝。又【舜典】八音克諧。【左傳·襄十一年】如樂之和,無所不諧。【禮·禮器】君子有禮,則外諧而內無怨。 又【文心雕龍】諧之言皆也,辭淺會俗,皆悅笑也。【前漢·敘傳】東方贍辭,詼諧倡優。【晉書·顧愷之傳】愷之好諧謔,人多愛狎之。 又平論定其價也。【後漢·宦者張讓傳】當之官者,皆先至西園,諧價,然後得去。 又古書名。【莊子·逍遙遊】《齊諧》者,志怪者也。 又鳥名。【博雅】鴆鳥,其雄謂之運日,其雌謂之隂諧。【淮南子·繆稱訓】隂諧知雨。【註】天將隂雨則鳴。 又叶弦雞切,音奚。【後漢·五行志】更始時童謠曰:諧不諧,在赤眉。又【儒林周澤傳】時人爲之語曰:生世不諧,作大常妻。考證:〔【博雅】鴆鳥,其雄謂之運目,其雌謂之隂諧。〕 謹照原文運目改運日。

与谐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谐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