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字的含义
害字的解释
害
- 五行:水
- 康熙笔画:10
- 拼音:hài
- 繁体:害
- 笔画:10
- 部首:宀
害字寓意
【害】害 hài 有损的,与“益”相对:害虫。害鸟。 引起灾难的人或事物,坏处:害处。祸害。灾害。为民除害。 使受损伤:害人。损害。伤害。危害。 发生疾病:害眼。 心理上发生不安定情绪:害羞。害怕。 杀死:杀害。遇害。 妒忌:“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害字解释
【害】[①][hài][《廣韻》胡蓋切,去泰,匣。]“蓋3”的被通假字。(1)损害;伤害。(2)侵犯;杀害。(3)祸患;灾害。(4)使受损害;惩罚。(5)妨碍。(6)妒忌。(7)畏惧,怕。(8)犹破费。(9)患病,发生疾病。(10)产生某种不适之感或不安的情绪。参见“害羞”。(11)有害的。(12)通“轄”。参见“害釱”。[②][hé][《集韻》何葛切,入曷,匣。]通“曷1”。(1)疑问代词。什么;什么时候。(2)副词。为什么;怎么。(3)阻止。
害字诗词来源
【害】吴起学曾斯学荀,欺君害民丧不奔。初唐·作者:陈元光《恩义操 其二》
水滨丈人曾有语,物或恶之当害汝。盛唐·作者:李颀《杂兴》
世人不知丹有神,试吃狼毒必害人。唐·作者:罗公远《大还丹口诀》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唐·作者:杜甫《题张氏隐居二首 其一》
云壑布衣骀背死,劳生重马翠眉须。唐·作者:杜甫《解闷十二首 其十二》
孤松自被斧斤伤,独我柔枝保无害。唐·作者:皎然《湛处士枸杞架歌》
凤凰五色百鸟尊,知鸢为害何不言?中唐·作者:韦应物《鸢夺巢》
求食慎勿爱高飞,空中饥鸢为尔害。中唐·作者:王建《春燕词》
丈夫命存百无害,谁能点检形骸外。中唐·作者:韩愈《赠刘师服》
纵之岂即遽有害,斗柄行拄西南隅。中唐·作者:韩愈《射训狐》
每推至化宣余力,岂用潜机害尔生。唐·作者:李绅《忆寿春废虎坑余以春二月至郡主吏举所职称霍山多虎每岁采茶为患择肉于人至春常修陷阱数十所勒猎者采其皮睛余悉除罢之是岁虎不复为害至余去郡三载》
渡河岂适他邦害,据谷终无暴物非。唐·作者:李绅《寿阳罢郡日有诗十首与追怀不殊今编于后兼纪瑞物》
不学大蛟凭水怪,等闲雪雨害生灵。唐·作者:李绅《新楼诗二十首 其十》
远害全身诚得计,一生幽暗又如何。唐·作者:白居易《山中五绝句 洞中蝙蝠》
盘涡峻激多倾覆,莫学长鲸拟害人。唐·作者:白居易《放鱼》
一人有庆兆民赖,是岁虽蝗不为害。唐·作者:白居易《新乐府 捕蝗 刺长吏也》
由来尤物不在大,能荡君心则为害。唐·作者:白居易《新乐府 八骏图 戒奇物惩佚游也》
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唐·作者:白居易《新乐府 杜陵叟 伤农夫之困也》
狐假女妖害犹浅,一朝一夕迷人眼。唐·作者:白居易《新乐府 古冢狐 戒艳色也》
女为狐媚害即深,日长月增溺人心。唐·作者:白居易《新乐府 古冢狐 戒艳色也》
水滨丈人曾有语,物或恶之当害汝。盛唐·作者:李颀《杂兴》
世人不知丹有神,试吃狼毒必害人。唐·作者:罗公远《大还丹口诀》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唐·作者:杜甫《题张氏隐居二首 其一》
云壑布衣骀背死,劳生重马翠眉须。唐·作者:杜甫《解闷十二首 其十二》
孤松自被斧斤伤,独我柔枝保无害。唐·作者:皎然《湛处士枸杞架歌》
凤凰五色百鸟尊,知鸢为害何不言?中唐·作者:韦应物《鸢夺巢》
求食慎勿爱高飞,空中饥鸢为尔害。中唐·作者:王建《春燕词》
丈夫命存百无害,谁能点检形骸外。中唐·作者:韩愈《赠刘师服》
纵之岂即遽有害,斗柄行拄西南隅。中唐·作者:韩愈《射训狐》
每推至化宣余力,岂用潜机害尔生。唐·作者:李绅《忆寿春废虎坑余以春二月至郡主吏举所职称霍山多虎每岁采茶为患择肉于人至春常修陷阱数十所勒猎者采其皮睛余悉除罢之是岁虎不复为害至余去郡三载》
渡河岂适他邦害,据谷终无暴物非。唐·作者:李绅《寿阳罢郡日有诗十首与追怀不殊今编于后兼纪瑞物》
不学大蛟凭水怪,等闲雪雨害生灵。唐·作者:李绅《新楼诗二十首 其十》
远害全身诚得计,一生幽暗又如何。唐·作者:白居易《山中五绝句 洞中蝙蝠》
盘涡峻激多倾覆,莫学长鲸拟害人。唐·作者:白居易《放鱼》
一人有庆兆民赖,是岁虽蝗不为害。唐·作者:白居易《新乐府 捕蝗 刺长吏也》
由来尤物不在大,能荡君心则为害。唐·作者:白居易《新乐府 八骏图 戒奇物惩佚游也》
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唐·作者:白居易《新乐府 杜陵叟 伤农夫之困也》
狐假女妖害犹浅,一朝一夕迷人眼。唐·作者:白居易《新乐府 古冢狐 戒艳色也》
女为狐媚害即深,日长月增溺人心。唐·作者:白居易《新乐府 古冢狐 戒艳色也》
害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害】【寅集上】【宀字部】 害;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286第12【唐韻】何蓋切【集韻】【正韻】下蓋切【韻會】合蓋切, 孩去聲。【說文】傷也。从宀从口。言从家起也。丯聲。【徐曰】禍嘗起於家,生於忽微,故害从宀。【增韻】利,害之對。又殘也,禍也。【易·謙卦】鬼神害盈而福謙。【繫辭】損以遠害,益以興利。又【周語】先王非務武也,勤恤民隱,而除其害也。 又妨也。【左傳·桓六年】謂其三時不害,而民和年豐也。 又要害。【戰國策】秦之號令賞罰地形利害,天下弗如也。【史記·秦始皇本紀】北收要害之郡。 又忌也。【史記·燕世家】燕昭王使樂毅約趙楚伐齊,諸侯害齊湣王驕暴,皆許之。【註】害猶言患之也。又【屈原·列傳】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 又【集韻】【類篇】 何割切,音曷。何也。【爾雅·釋言】盍也。【註】盍,何不也。或作害,與曷盍通。【詩·周南】害澣害否。【註】害,何也。【書·大誥】王害不違卜。【註】害作曷。 又叶古詣切,音係。【詩·邶風】願言思子,不瑕有害。叶上逝。又【賈誼·旱雲賦】 畝枯槁而失澤兮,壞石相聚而爲害。叶下涕。【前漢·眭兩夏侯京翼李敘傳】疑殆匪闕,違衆忤世。淺爲悔尤,深作敦害。 俗作害。害字丯聲,俗从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