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字的含义
坐字的解释
坐
- 五行:金
- 康熙笔画:7
- 拼音:zuò
- 繁体:坐
- 笔画:7
- 部首:土
坐字寓意
【坐】坐 zuò 古人双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脚后跟上,这是其本义,后泛指以臀部着物而止息:席地而坐。坐待。坐垫。坐骨。坐化(佛教指和尚盘膝坐着死去)。坐禅。坐功。坐骑。 乘,搭:坐车。坐船。 坚守,引申为常驻,不动:“楚人坐其北门,而覆诸山下”。坐庄。 建筑物的位置或背对着某一方向:坐落。坐北朝南。 把锅、壶等放在火上:坐锅。 物体向后施压力:房顶往后坐。 介词,因,由于,为着:“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副词(a.空,徒然,如“胡为坐自苦,吞悲仍抚膺”;b.无故,自然而然,如“如若此,则盐必坐长十倍”;c.遂,即将,如“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d.深,如“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e.正,恰好,如“西村渡口人烟晚,坐见渔舟两两归”)。 定罪:连坐。反坐。坐赃(犯贪脏罪)。 瓜果等植物结实:坐瓜。坐果。 同“座”①。
坐字解释
【坐】[①][zuò][《廣韻》徂卧切,去過,從。][《廣韻》徂果切,上果,從。](1)古人铺席于地,两膝着席,臀部压在脚后跟上,谓之“坐”。后来把臀部平放在椅子、凳子或其他物体上以支持身体称为“坐”。(2)使之就坐;留坐。(3)居留,停留。(4)拒守。(5)置放。一般指把锅、壶等放在炉火上。亦指烧煮。(6)乘。(7)座。座席;座位。(8)座。指在座的人。(9)座。托着器物的东西。(10)座。量词。(11)犯罪;判罪。(12)引申指犯有过错。(13)连坐或反坐。(14)争讼;对质。(15)指诉讼代理人。(16)坐落。谓(建筑物、山、田等)背对着某一方向。(17)方言。削损;扣除。(18)枪炮由于反作用力而向后移动,建筑物由于基础不稳固而下沉。(19)方言。分娩。(20)因为;由于。(21)致;以致。(22)无故;自然。(23)正;恰好。(24)遂;乃。(25)渐;将。(26)聊;且。(27)空;徒然。(28)殊,非常。
坐字诗词来源
【坐】南阳太守岑公孝,弘农成瑨但坐啸。汉·作者:无名氏《二郡谣》
公神赫兮坐东方。汉·作者:无名氏《张公神碑歌》
醊祷进福求年丰。有?在坐敕予为?在玄中。汉·作者:无名氏《神人畅》
开阊阖兮坐紫宫。东汉·作者:张衡《羽猎赋 其四》
兰膏消耗夜转多,乱筵杂坐更弦歌。南朝宋·作者:鲍照《夜听妓诗二首 其二》
独行独坐常巍巍,百亿化身无数量。南朝宋·作者:宝志《偈》
空班独坐惭羊质,嗣以书记臣敢匹。南梁·作者:萧衍《清暑殿效柏梁体》
空闺光尽坐愁妾。南梁·作者:张率《白纻歌九首 其四》
列坐华筵纷羽爵。清曲未终月将落。南梁·作者:张率《白纻歌九首 其七》
歌舞及时酒常酌。无令朝露坐销铄。南梁·作者:张率《白纻歌九首 其七》
但坐空闺思何极。欲以短书寄飞翼。南梁·作者:张率《白纻歌九首 其八》
明月入牖风吹幔。终夜悠悠坐申旦。南梁·作者:张率《白纻歌九首 其九》
含愁拭泪坐相思。南梁·作者:萧统《拟古诗》
走马海边射游鹿,偏坐石上弹鸣雉。东魏·作者:高昂《赠弟季式诗》
馀香落蕊坐相催,可怜绝世为谁媒。南梁·作者:萧纲《东飞伯劳歌二首 其二》
沙汀夜鹤啸羁雌,妾心无趣坐伤离。南梁·作者:萧绎《燕歌行》
周年天子迭代坐。北齐·作者:陆法和《谶诗二首 其一》
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南北朝末隋初·作者:卢思道《从军行》
出胎堕地能独坐。合口诵经声璅璅。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一》
欲结坐禅须谙气。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八》
公神赫兮坐东方。汉·作者:无名氏《张公神碑歌》
醊祷进福求年丰。有?在坐敕予为?在玄中。汉·作者:无名氏《神人畅》
开阊阖兮坐紫宫。东汉·作者:张衡《羽猎赋 其四》
兰膏消耗夜转多,乱筵杂坐更弦歌。南朝宋·作者:鲍照《夜听妓诗二首 其二》
独行独坐常巍巍,百亿化身无数量。南朝宋·作者:宝志《偈》
空班独坐惭羊质,嗣以书记臣敢匹。南梁·作者:萧衍《清暑殿效柏梁体》
空闺光尽坐愁妾。南梁·作者:张率《白纻歌九首 其四》
列坐华筵纷羽爵。清曲未终月将落。南梁·作者:张率《白纻歌九首 其七》
歌舞及时酒常酌。无令朝露坐销铄。南梁·作者:张率《白纻歌九首 其七》
但坐空闺思何极。欲以短书寄飞翼。南梁·作者:张率《白纻歌九首 其八》
明月入牖风吹幔。终夜悠悠坐申旦。南梁·作者:张率《白纻歌九首 其九》
含愁拭泪坐相思。南梁·作者:萧统《拟古诗》
走马海边射游鹿,偏坐石上弹鸣雉。东魏·作者:高昂《赠弟季式诗》
馀香落蕊坐相催,可怜绝世为谁媒。南梁·作者:萧纲《东飞伯劳歌二首 其二》
沙汀夜鹤啸羁雌,妾心无趣坐伤离。南梁·作者:萧绎《燕歌行》
周年天子迭代坐。北齐·作者:陆法和《谶诗二首 其一》
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南北朝末隋初·作者:卢思道《从军行》
出胎堕地能独坐。合口诵经声璅璅。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一》
欲结坐禅须谙气。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八》
坐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坐】【丑集中】【土字部】 坐; 康熙笔画:7; 页码:页225第15〔古文〕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徂臥切,音座。行之對也。【禮·曲禮】坐如尸。【又】虛坐盡後,食坐盡前。 又便坐,別坐之處。【前漢·文翁傳】在便坐受事。 又【後漢·宣秉傳】秉修高節,光武特拜御史中丞,詔與司隸校尉中書令同專席而坐,京師謂之三獨坐。 又猶守也。【左傳·桓十二年】楚伐絞,軍其南門。絞人爭出,驅楚役徒于山中。楚人坐其北門,而覆諸山下,大敗之。 又古者謂跪爲坐。【禮·曲禮】先生琴瑟書策在前,坐而遷之。【註】坐,跪也。 又【律】有罪坐。【前漢·文帝紀】除收帑相坐律令。 又罪人對理曰坐。【左傳·僖二十八年】鍼莊子爲坐。 又釋氏大坐曰跏趺。【蓮華經】結跏趺坐。 又與座通。【前漢·梅福傳】當戸牖之法坐。【註】正座也。 又姓。見【姓苑】。 又【集韻】徂果切,音睉。義同。○按坐有上去二音,字韻諸書訓註皆同,惟《轉註古音》坐註引《史記》高帝紀,遂坐上坐。《正義》云:前坐字,在果反,後坐字,在臥反。《字彙》行坐之坐讀上聲,非。《正字通》謂坐字在上聲者,叶音也,亦非。 本作 。【說文】从土,从畱省,土所止也。隷作坐。考證:〔【左傳·桓十二年】楚人坐其北門,而覆其山下,大敗之。〕 謹照原文覆其山下改爲覆諸山下。〔本作 。【說文】从土从留省,土所止也。〕 謹照說文 改 。留改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