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钳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3
  • 拼音:qián
  • 繁体:
  • 笔画:10
  • 部首:

钳字寓意

【钳】 (鉗) qián 夹住,限制,约束:制(用强力限制,使不能自由行动)。击。 夹东西的用具:子。老虎。平口工。

钳字解释

【钳】[①][qián][《廣韻》巨淹切,平鹽,羣。]“1”的繁体字。(1)古刑具。束颈的铁圈。(2)古刑罚。以铁器束人的颈项、手、足。(3)持,缄禁。(4)引申为威慑。(5)恶劣。(6)夹,夹取。(7)用来夹持小型工件,弯曲或切断金属丝的一种工具。可分为尖口、平口和鲤鱼等。(8)节肢动物的螯。

钳字诗词来源

【钳】菜团个个皆钳项,粳米头头尽剪鬃。唐末至五代·作者:陈裕《有一秀才忽赎酒家青衣为妇因嘲之》
书钳纸尾丞真负,易在床头叔自痴。北宋·作者:胡宿《送庄贤良权之归旧隐》
车过白水沙痕阔,雁落钳卢稻穟长。北宋·作者:梅尧臣《送王察推缜之邓州》
不然此石竟何物,有口欲说嗟如钳。北宋·作者:欧阳修《紫石屏歌》
古道存心公道显,恶人钳口善人歌。北宋·作者:李觏《和陈屯田送知县徐殿丞次韵》
鈇锧岂甘因谏死,髡钳仍免作官奴。北宋·作者:祖无择《微子庙》
廷臣谏列复钳口,安得长喙号丹墀。北宋·作者:蔡襄《四贤一不肖诗 范希文》
红炉炽炭发其钳,金钟一引连四三。北宋·作者:韩维《又赋京师初食车螯》
嗟嗟直口不可钳,谁当一探龙颔髯。北宋·作者:苏颂《首夏即事与丘与权同韵作》
笞兵夜半投死地,雪湿不敢燃薪䕸。北宋·作者:王安石《董伯懿示裴晋公平淮右题名碑诗用其韵和酬》
牛女怒鹊置诸罪,拔毛髡脑如钳奴。北宋·作者:强至《七夕》
高卧闭钳天下口,不忧圣主责愚臣。北宋·作者:刘攽《陈州杂咏 其三》
钳口不复露颊牙,联曹相系琼与葭。北宋·作者:沈辽《和张宝臣即元韵》
细观初以指画肚,欲读嗟如钳在口。北宋·作者:苏轼《凤翔八观,并叙 其一 石鼓歌》
搐鼻径参真面目,掉头不受别钳锤。北宋·作者:苏辙《景福顺老夜坐道古人搐鼻语》
钳锤橐籥枉心力,齑盐布被随因缘。北宋·作者:苏辙《赠方子明道人》
平日髡钳盈狴犴,丰年盗贼出丘山。北宋·作者:彭汝砺《和范学士韵 其五》
真金虽已出顽矿,锻鍊岂厌增钳锤。北宋·作者:释道潜《送楚上人还广陵庆禅师法席》
或者嚣然痛欲歼,安得诸儒口遂钳。北宋·作者:何恭《呈东坡》
横跪蹒跚钳齿白,圆脐吸胁斗膏红。宋·作者:沈偕《遗贾耘老蟹》

钳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钳】【戌集上】【金字部】 鉗;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1328第06【唐韻】巨淹切【集韻】【韻會】其淹切, 音箝。【說文】以鐵有所刼束也。从金甘聲。【前漢·高帝紀】自髠鉗爲王家奴。【註】鉗,以鐵束頸也。【後漢·光武紀】弛解鉗衣。【註】倉頡篇曰:鉗,釱也。釱足鉗。又【五行志】廣漢鉗子謀攻牢。【師古註】鉗子,謂鉗徒也。【晉律】鉗重二斤,翹長一尺五寸。【集韻】或作鉆。 又銸也。【後漢·梁冀傳】妻孫壽,性鉗忌。【註】鉗,取也。言性忌害如鉗之能銸物也。 又【揚子·方言】惡也。南楚,凡人殘罵謂之鉗。 又【家語】無取鉗鉗。【註】鉗鉗,妄行不誠也。 又【呂氏春秋】後時者,小莖而麻長,短穗而厚糠小米,鉗而不香。 又澤名。【張衡·南都賦】其陂澤則有鉗盧玉池。 又姓。【正字通】唐元和中長令鉗耳。 又與拑通。【後漢·袁紹傳】道路以目,百辟鉗口。【註】以木銜其口也。或作拑。渠廉反。 又【集韻】其嚴切,音黔。義同。 又【集韻】五甘切,音玵。刃也。考證:〔又鋷也。【後漢·梁冀傳】妻孫壽,性鉗忌。【註】鉗,取也。言性忌害如鉗之能鋷物也。〕 謹按漢書注鋷本作銸,音輒,又音聶,拔髮也。鋷音最,錐屬,與鉗物之義不同。今照原文鋷也改銸也。鋷物改銸物。

与钳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钳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