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徐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0
  • 拼音:
  • 繁体:
  • 笔画:10
  • 部首:

徐字寓意

【徐】 xú 缓,慢慢地:步。缓。图。。 姓。

徐字解释

【徐】[①][xú][《廣韻》似魚切,平魚,邪。]亦作“俆1”。亦作“蒣2”。“邪4”的被通假字。(1)缓行。(2)缓慢。(3)雍容;安舒。(4)皆,都。(5)古九州之一。参见“州”。(6)古国名。(7)姓。

徐字诗词来源

【徐】轻躯徐起何洋洋,高举两手白鹄翔。魏晋·作者: 无名氏《白伫舞歌诗三首 其一》
清歌徐舞降只神,四座欢乐胡可陈。魏晋·作者: 无名氏《白伫舞歌诗三首 其一》
贯九谷兮积灵芝,飞清寿兮洁澄连。南朝宋·作者:徐爰《华林北涧诗》
仙仙徐动何盈盈,玉腕俱凝若云行。南朝宋·作者:刘铄《白纻曲》
声发金石媚笙簧。罗袿徐转红袖扬。南齐·作者:王俭《齐白纻辞》
神池泛滥水盈科,仙跸纡徐步辇过。初唐·作者:李乂《兴庆池侍宴应制》
半醉徐击珊瑚树,已闻钟漏晓声传。初唐·作者:阎朝隐《夜宴安乐公主新宅》
遂著净名精义传,因令徐柳参其玄。唐·作者:颜真卿《天台智者大师画赞》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唐·作者:杜甫《城西陂泛舟》
麒麟不动炉烟上,孔雀徐开扇影还。唐·作者:杜甫《至日遣兴奉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二首 其二》
先蹋炉峰置兰若,徐飞锡杖出风尘。唐·作者:杜甫《留别公安太易沙门》
君不见徐卿二子生绝奇,感应吉梦相追随。唐·作者:杜甫《徐卿二子歌》
吾知徐公百不忧,积善衮衮生公侯。唐·作者:杜甫《徐卿二子歌》
徐州秃尾不足忆,汉阴槎头远遁逃。唐·作者:杜甫《观打鱼歌》
二鹰猛脑徐侯穟,目如愁胡视天地。唐·作者:杜甫《王兵马使二角鹰》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唐·作者: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其五》
更使轻桡徐转去,微风落日水增波。盛唐·作者:皇甫冉《三月三日义兴李明府后亭泛舟》
上公旌节在徐方,旧井莓苔近寝堂。盛唐·作者:皇甫冉《彭祖井》
怅望南徐登北固,迢遥西塞恨东关。盛唐·作者:皇甫冉《酬张继》

徐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徐】【寅集下】【彳字部】 徐;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367第11【唐韻】似魚切【集韻】【韻會】祥余切【正韻】祥於切, 序平聲。【說文】安行也。【玉篇】威儀也。【爾雅·釋訓】其虛其徐,威儀容止也。【註】雍容都雅之貌。【莊子·應帝王】其臥徐徐,其覺于于。【音義】徐徐,安穩貌。 又通作邪。【詩·鄘風】其虛其邪。【箋】邪,讀如徐。【疏】虛徐者,謙虛閑徐之義。 又【廣韻】緩也。【廣雅】遲也。【孟子】子謂之姑徐徐云爾。 又【廣韻】州名。【書·禹貢】海岱及淮惟徐州。【爾雅·釋地】濟東曰徐州。【疏】淮海閒其氣寬舒,稟性安徐,故曰徐。【釋名】徐舒也。土氣舒緩也。 又國名。【左傳·昭元年】周有徐奄。【註】二國皆嬴姓。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臨淮郡有徐縣。 又【爾雅·釋天】太歲在辰曰執徐。 又姓。【廣韻】自顓頊之後,春秋時,徐偃王假行仁義,爲楚文王所滅,其後氏焉,出東海,高平,東莞,琅邪,濮陽五望。

与徐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徐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