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後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9
  • 拼音:hòu
  • 繁体:
  • 笔画:9
  • 部首:

後字寓意

【後】 hòu 见“后”③⑥。

後字解释

【後】[①][hòu][《廣韻》胡口切,上厚,匣。][《廣韻》胡遘切,去候,匣。](1)时间较迟或较晚,与“先”相对。(2)指动作或事情完成之后。(3)后代,子孙。(4)承继。(5)后世。(6)指与“前”或“上”相对的方位。(7)落在后面。(8)指剑环。(9)指肛门。(10)犹呵、啊。表示语气。(11)姓。五代有赞。见《新五代史·汉家人传》。

後字诗词来源

【後】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战国楚国·作者:屈原《九歌 其九 山鬼》
令死罪囚有后代。汉·作者:无名氏《苍梧人为陈临歌二首 其一》
嚼复嚼。今年尚可后年饶。汉·作者:无名氏《桓帝末京都童谣》
长保二亲子孙力,传告后世乐无极。汉·作者:佚名《汉王氏镜铭》
长保二亲得天力,传告后世乐无极。汉·作者:佚名《汉青盖镜铭》
羡咎繇兮建典谟,懿风后兮受瑞图。东汉·作者:王逸《九思 其一 逢尤》
懿贤后兮发垩英,闵不通兮治斯溪。东汉·作者:郭苍《神汉桂阳太守周府君碑铭》
传求亲戚在者谁,立庙置后魂来归。曹魏·作者:缪袭《魏鼓吹曲十二曲 其五 旧邦》
卿虽乘车我戴笠,后日相逢下车揖。魏晋·作者:无名氏《越谣歌》
后世无叛由杜翁。孰识智名与勇功。魏晋·作者:无名氏《南土为杜预歌》
金刀治世后遂苦。十六国·作者:王嘉《歌三首 其一》
已入中山冯后帐。复上皇帝班姬床。南梁·作者:吴均《行路难五首 其五》
山岧峣兮乃逼天,云微濛兮后兴雨。南梁·作者:萧统《示云麾弟》
鲜于平后善恶分。民无枉死赖陆君。南北朝·作者:无名氏《鄱阳民为陆襄歌二首 其一》
官家出游雷大鼓。细乘犊车开后户。南北朝·作者:无名氏《钜鹿公主歌辞 其一》
别罢花枝不共攀,别后书信不相关。南梁·作者:萧绎《别诗二首 其一》
类上帝而禋六宗,望山川而朝群后。北周·作者:庾信《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 其十八》
莫笑人来最落后,能使君恩得度前。陈朝·作者:顾野王《艳歌行三首 其二》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陈朝·作者:陈叔宝《玉树后庭花》
后宫唯闻莫琼树,绝世复有宋容华。陈朝·作者:江总《秋日新宠美人应令诗》

後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後】【寅集下】【彳字部】 後; 康熙笔画:9; 页码:页366第18〔古文〕 【唐韻】【正韻】胡口切【集韻】【韻會】很口切, 音厚。【說文】遲也。从彳幺夂者,後也。【徐鍇曰】幺,猶 躓之也。【玉篇】前後也。【廣韻】先後也。【詩·小雅】不自我先,不自我後。 又後嗣也。【禮·哀公問】子也者,親之後也。【書·蔡仲之命】垂憲乃後。【左傳·桓二年】臧孫達其有後于魯乎。 又【集韻】亦姓。 又【韻會】然後,語辭。 又【廣韻】胡遘切【集韻】下遘切【韻會】【正韻】胡茂切, 厚去聲。【增韻】此後於人,不敢先而後之,先此而後彼之後也。【老子·道德經】自後者,人先之。【論語】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 又【詩·大雅】予曰有先後。【傳】相導前後曰先後。 又【廣雅】娣姒,先後也。【前漢·郊祀志】神君者,長陵女子,以乳死,見神於先後宛若。【註】兄弟妻相謂曰先後,古謂之娣。今關中俗呼爲先後,吳楚呼爲妯娌。 又叶後五切,胡上聲。【揚雄·趙充國圖畫頌】在漢中興,充國作武。赳赳桓桓,亦紹厥後。

与後字同五行属的字

    与後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後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