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岭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8
  • 拼音:lǐng
  • 繁体:
  • 笔画:8
  • 部首:

岭字寓意

【岭】 (嶺) lǐng 山,山脉:山。分水脊(山脊)。 特指中国大庾等五南(指五以南的广东、广西一带。亦称“外”、“表”)。 líng 〔嵤〕山深貌。亦作“巆”。

岭字解释

【岭】[①][líng][《廣韻》郎丁切,平青,來。]亦作“岺1”。见“巆”。[②][lǐng]“嶺1”的简化字。

岭字诗词来源

【岭】不学衡山南岭桂,至今千载犹未知。南梁·作者:吴均《行路难五首 其一》
临清波兮望石镜,瞻鹤岭兮睇仙庄。南梁·作者:萧纲《应令诗》
朝见马岭黄沙合。夕望龙城阵云起。南北朝末隋初·作者:卢思道《从军行》
君行远度茱萸岭,妾住长依明月楼。南北朝末隋初·作者:薛道衡《豫章行 其一》
界天自岭胜金汤,镇压西南天半壁。隋·作者:史万岁《石城山》
嵩高少室岭岑颠。中央修福十万年。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五》
龙吟南岭崎山雨,虎啸东林什子风。隋末唐初·作者:李世民《题龟峰山》
传书青鸟迎箫凤,巫岭荆台数通梦。唐初·作者:李峤《拟古东飞伯劳西飞燕》
隐暧源花迷近路,参差岭竹扫危坛。初唐·作者:苏味道《嵩山石淙侍宴应制》
关头落月横西岭,塞下凝云断北荒。初唐·作者:崔融《从军行》
山出尽如鸣凤岭,池成不让饮龙川。初唐·作者:沈佺期《侍宴安乐公主新宅应制》
岭上楼台千地起,城中钟鼓四天闻。初唐·作者:沈佺期《从幸香山寺应制》
天长地阔岭头分,去国离家见白云。初唐·作者:沈佺期《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
戍楼西北望皇家,夏永南征岭海赊。初唐·作者:陈元光《候夜行师七唱 其四》
岭海物产知君臣,黑鲤朝北葵向曛。初唐·作者:陈元光《恩义操 其二》
岭海物产知慈仁,寒獭祭鱼乌哺亲。初唐·作者:陈元光《恩义操 其二》
前池锦石莲花艳,后岭香炉桂蕊秋。初唐·作者:李适《侍宴安乐公主庄应制》
云间东岭千寻出,树里南湖一片明。唐·作者:张说《灉湖山寺》
岭南流水岭南流,岭北游人望岭头。初唐·作者:阎朝隐《度岭 其一》

岭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岭】【寅集中】【山字部】 岭; 康熙笔画:8; 页码:页309第24【廣韻】【集韻】 郎丁切,音零岭巆,山深貌。 又山名。【唐·元結·閔岭中樂府】入岭中而登玉峰。(嶺)〔古文〕阾【唐韻】良郢切【集韻】【正韻】里郢切【韻會】里整切, 音領。【說文】山道也。【廣韻】山坡也。【正字通】山之肩領,可通道路者。【裴潛廣州記】大庾,始安,臨賀,桂陽,揭陽,爲五嶺。【鄧德明·南康記】大庾,桂陽,騎田,九眞,都龎,臨賀,萌渚,始安,越城,爲九嶺。【沈約詩】置嶺白雲閒。 又通作領。【前漢·嚴助傳】輿轎而踰領。 又叶離珍切,音陵。【王褒·九懷】駕元螭兮北征,曏吾路兮蔥嶺。連五宿兮建旄,揚氛氣兮爲旌。

与岭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岭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