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邺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20
  • 拼音:
  • 繁体:
  • 笔画:7
  • 部首:

邺字寓意

【邺】 (鄴) yè 古地名,在今中国河北省临漳县西。 姓。

邺字解释

【邺】[①][yè][《廣韻》魚怯切,入業,疑。]“1”的繁体字。(1)古都邑名。春秋齐桓公始筑,战国魏文侯建都于此。秦置县。汉后为魏郡治所。东汉末年又先后为冀州、相州治所。袁绍镇此。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为魏王,定都于此。曹丕代汉,定都洛阳,仍与洛阳、长安、谯、许昌合称五都。晋避司马(愍帝)讳,改名临漳。十六国时後赵、前秦、北朝东魏、北齐皆定都于此。有二城:北城曹魏因旧城增筑,周二十馀里,北临漳水,城西北隅列峙金虎、铜爵、冰井三台。旧址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南城筑于东魏初年,大于北城,今属河南省安阳县辖境。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复名县,宋(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并入临漳。(2)姓。

邺字诗词来源

【邺】邺中女子莫千妖。前至三月抱胡腰。魏晋·作者:无名氏《惠帝时洛阳童谣》
博山登高用邺锦。含情动靥比洛妃。南梁·作者:刘孝威《赋得香出衣诗》
邺傍高冢多贵臣,娥眉?睩共灰尘。唐·作者:张说《邺都引》
招贤已得商山老,托乘还徵邺下才。盛唐·作者:贾曾《奉和春日出苑瞩目应令》
邺城苍苍白露微,世事翻覆黄云飞。盛唐·作者:李颀《杂歌谣辞 郑樱桃歌》
流年不驻漳河水,明月俄终邺国宴。唐·作者:张鼎《邺城引》
邺城东北望陵台,珠翠繁华去不回。盛唐·作者:孙逖《途中口号》
射杀中山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盛唐·作者:王维《老将行》
祗残邺城不日得,独任朔方无限功。唐·作者:杜甫《洗兵马》
邺城反覆不足怪,关中小儿坏纪纲,张后不乐上为忙。唐·作者:杜甫《忆昔二首 其一》
邺都唯见古时丘,漳水还如旧日流。唐·作者:岑参《临河客舍呈狄明府兄留题县南楼》
邺下淹留佳赏新,群公旧日心相亲。唐·作者:韩翃《送蓨县刘主簿楚》
更待杂芳成艳锦,邺中争唱仲宣诗。中唐·作者:杨巨源《早春即事呈刘员外》
海内方微风雅道,邺中更有文章盟。中唐·作者:杨巨源《赠从弟茂卿》
年少同为邺下游,闲寻野寺醉登楼。中唐·作者:王建《酬赵侍御》
邺中城下漳河水,日夜东流莫记春。唐·作者:张祜《邺中怀古》
秋月春风几度归,江山犹是邺宫非。唐·作者:唐五代小说中神仙鬼怪诗《牛僧孺入薄后庙与诸后妃共吟诗八首 其五 潘妃作诗》
万古春归梦不归,邺城风雨连天草。唐·作者:温庭筠《达摩支曲》
馆娃宫外邺城西,远映征帆近拂堤。唐·作者:温庭筠《杨柳八首 其五》
未有长钱求邺锦,且令裁取一团娇。唐·作者:段成式《柔卿解籍戏呈飞卿三首 其二》

邺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邺】【酉集下】【邑字部】 鄴; 康熙笔画:20; 页码:页1270第07【唐韻】【正韻】魚怯切【集韻】逆怯切, 音業。【說文】魏郡縣名。【正字通】今相州鄴城,齊桓公所築。 又【正韻】地名。唐李泌封鄴侯。 又姓。【風俗通】漢有梁令鄴鳳。

与邺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邺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