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諑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5
  • 拼音:zhuó
  • 繁体:
  • 笔画:15
  • 部首:

諑字寓意

【諑】 zhuó 见“诼”。

諑字解释

【諑】[①][zhuó][《廣韻》竹角切,入覺,知。]“诼1”的繁体字。(1)毁谤,谮毁。(2)指毁谤他人的话。(3)诉说。

諑字诗词来源

【諑】天生我兮当闇时,被诼谮兮虚获尤。东汉·作者:王逸《九思 其一 逢尤》
扫眉众女偏谣诼,开口群儿亦谤伤。南宋·作者:刘克庄《用石塘二林韵 其一》
谣诼何人先吠雪,纷纭末俗竞奔波。明·作者:徐居正《次韵李同年次公见寄 其一》
蛾眉众诼非今日,豸角群邪有夙期。明·作者:邵宝《次朱士光见寄》
众女谣诼令亲疏,失身为君君不愉。明·作者:王世贞《吴明卿以再调至京值余方事家难不数数见也于其行聊以拟古歌二章赠之南冠楚音相对歔欷无复易水慷慨之致繇才气都尽耳 其二 其二》
蛾眉谗诼妒无盐,黄泉决不容相见。明·作者:邓云霄《去妇词》
阅尽拈蜂与拾尘,始知谣诼每无真。明末清初·作者:阮大铖《同李太史庄祠部步雨花台感赋 其二》
愧以残形负谣诼,原无福相称轻肥。明末清初·作者:阮大铖《刘赤存以闻虏警诗见寄用韵赋答 其一》
不分蛾眉群女诼,请看猿臂几人侯。明末·作者:陆澄原《酬吴天石年丈》
抱膝海天谣诼远,南荣寄傲岂途穷。明末清初·作者:龚鼎孳《舟中杂诗和家木公兄秋吟韵 其一》
谣诼不停歌舞出,家家玉笛倚朱栏。明末清初·作者:龚鼎孳《詶姜真源侍御吴门宴集 其三》
汉廷流涕治安书,谣诼申申几詈余。明末清初·作者:龚鼎孳《和答彭禹峰大参见怀四首 其二》
有友名高被谣诼,曾徙塞外二子遗。明末清初·作者:毛奇龄《李日耀日焜同解省试有感》
从来美好善谣诼,啼鴃一声隳众芳。明末清初·作者:毛奇龄《介丘吟为姚明府作》
蛾眉自昔逢谣诼,嗟尔登高作赋才。明末清初·作者:宋琬《重晤李舒章 其一》
彼妇之口善谣诼,嫉公真似眼中翳。明末清初·作者:宋琬《胡去骄生日并举二子歌》
鱼腹消沉千古怨,蛾眉谣诼万人悲。清·作者:叶方蔼《偶成十绝 其五》
才名夙昔高江左,谣诼于今泣楚囚。清·作者:吴兆骞《四月四日就讯刑部江南司命题限韵立成》
那知眉黛悲谣诼,还使衣冠泣累囚。清·作者:吴兆骞《感怀诗八首呈家大人 其六》
自许文章飞白凤,岂知谣诼信苍蝇。清·作者:吴兆骞《闰三月朔日将赴辽左留别吴中诸故人》

諑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諑】【酉集上】【言字部】 諑;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1168第07【廣韻】【集韻】【韻會】【正韻】 竹角切,音斲。【廣雅】訴也,責也,譖也, 也。【揚子·方言】楚以南謂愬爲諑。【屈原·離騷】衆女嫉予之蛾眉兮,謠諑謂予以善淫。【註】謠,謂毀也。諑,猶譖也。【元包經】諑加于譎,傳曰:遭讒毀也。【韓愈·納涼聯句】拙謀傷巧諑。 又【韻會小補】通作椓。引《左傳·哀十七年》又使椓之註,訴也。

与諑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諑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