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篇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5
  • 拼音:piān
  • 繁体:
  • 笔画:15
  • 部首:

篇字寓意

【篇】 piān 首尾完成的文章或诗词:章。诗目。什(sh )(《诗经》中的“雅”和“颂”以十为一“什”,所以诗章亦称“什”)。幅。长大论。千一律。 量词,指文章、纸张、书页:一论文。

篇字解释

【篇】[①][piān][《廣韻》芳連切,平仙,滂。](1)竹简;简册。古代文章写在竹简上,为保持前后完整,用绳子或皮条编集在一起称为“”。《汉书·武帝纪》:“詔賢良曰:'……賢良明於古今王事之體,受策察問,咸以書對,著之於,朕親覽焉。'”颜师古注:“,謂竹簡也。”以后文章有首有尾的就称为“”。唐刘知幾《史通·叙事》:“夫飾言者爲文,編文者爲句,句積而章立,章積而成,目既分,而一家之言備矣。”又沿用成文章的量词。(2)特指诗歌、辞赋等文艺著作。(3)成部著作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篇字诗词来源

【篇】启灵篇兮披瑞图。东汉·作者:班固《白雉诗》
对酒叙长篇。穷途运命委皇天。南朝宋·作者: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 其十八》
偈句篇留方石上,乐音时奏半空间。初唐·作者:玄奘《题半偈舍身山》
自怜弱羽讵堪珍,喜共华篇来示人。唐·作者:张说《时乐鸟篇》
朝吟左氏娇女篇,夜诵相如美人赋。盛唐·作者:李颀《送康洽入京进乐府歌》
晨趋䌽笔柏梁篇,昼出雕盘大官膳。唐·作者:丁仙芝《赠朱中书》
手持道经注已毕,心知内篇口不言。盛唐·作者:高适《赠别晋三处士》
还合炎蒸留烁景,题来渭得好篇章。盛唐·作者:李白《阙题》
晓漏追飞青琐闼,晴窗点检白云篇。唐·作者:杜甫《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
老去诗篇浑漫兴,春来花鸟莫深愁。唐·作者: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唐·作者:杜甫《饮中八仙歌》
老翁慎莫怪少年,葛亮贵和书有篇。唐·作者:杜甫《赤霄行》
叹我悽悽求友篇,感时郁郁匡君略。唐·作者:杜甫《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
谢朓每篇堪讽诵,冯唐已老听吹嘘。唐·作者:杜甫《寄岑嘉州》
一饭未曾留俗客,数篇今见古人诗。唐·作者:杜甫《解闷十二首 其五》
爱贫唯制莲花足,取性闲书树叶篇。唐·作者:皎然《荅李侍御问》
道家诸子论自然,此公唯许逍遥篇。唐·作者:皎然《支公诗》
韩康助采君臣药,支遁同看内外篇。唐·作者:司空曙《过卢秦卿旧居》
终日望君休汝骑,愧无堪报起予篇。唐·作者:独孤及《答李滁州见寄》
一篇飞入九重门,乐府喧喧闻至尊。唐·作者:戴叔伦《赠康老人洽》

篇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篇】【未集上】【竹字部】 篇;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892第14【廣韻】芳連切【集韻】【韻會】紕延切【正韻】紕連切, 音偏。【正韻】 成章也。【前漢·武帝紀】元光元年,詔賢良咸以書對,著之於篇。【詩·關雎疏】篇,徧也。出情鋪事,明而徧也。 又【說文】關西謂榜曰篇,笞掠也。 又竹名。【詩·衞風】綠竹猗猗。【傳】篇竹也。【疏】似小藜,赤莖節,好生道旁,可食。 又山名。【山海經】洞庭山之首曰篇遇之山。 又姓。【韻會】周大夫史篇之後。 又【字彙補】同翩。古文《易》:篇篇不富,以其鄰。陸氏曰:輕舉貌。 又叶批笭切。【道藏歌】白帝行炁道當新,名書紫府得其篇,西龜定錄位眞人。

与篇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篇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