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醇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5
  • 拼音:chún
  • 繁体:
  • 笔画:15
  • 部首:

醇字寓意

【醇】 chún 酒味厚:酒。醪。 纯粹:和(性质或味道纯正平和)。厚(气味、滋味纯正浓厚)。美。化。 同“淳”。 有机化合物的一类:乙。胆固

醇字解释

【醇】[①][chún][《廣韻》常倫切,平諄,禪。]亦作“1”。亦作“醕1”。(1)酒味淳厚。(2)味道淳正浓厚的酒。(3)精纯;纯一不杂。(4)指道德风尚的淳厚质朴。(5)愚昧浑噩貌。(6)化学名词。有机化合物的一大类,是含有羟基的链烃化合物。医药上常用的酒精是类中的乙

醇字诗词来源

【醇】山阳倒载非难得,宜城醇酝促须斟。西梁·作者:沈君攸《羽觞飞上苑》
正逢天下金镜清,偏加日饮醇醪意。唐·作者:张说《城南亭作》
深门潜酝客来稀,终岁醇醲味不移。中唐·作者:韦应物《酒肆行》
零陵过赠石香溪,洞口人来饮醇酒。唐·作者:韩翃《送中兄典邵州》
荆楚岁时知染翰,湘吴醇酎忆衔杯。中唐·作者:窦牟《洛下闲居夜晴观雪寄四远诸兄弟》
葆醇熙兮承贞则。懿文章兮好循直。中唐·作者:柳宗元《杨氏子承之哀辞》
而今共饮醇滋味,消得揶揄势利疏。唐·作者:高骈《依韵奉酬李迪》
书散浑真草,酒散甘醇醨。唐·作者:陆龟蒙《江湖散人歌》
一棹寒波思范蠡,满尊醇酒忆陶唐。唐末·作者:李咸用《和人湘中作》
盘荐异羞罗彩翠,盏颂醇醴湛清光。唐末宋初·作者:柴成务《禁林宴会之什》
醇酎岂知千日醉,温泉常见四时清。北宋·作者:戚纶《送何水部蒙出牧袁州》
琴怜徽外声弥澹,酒爱篘中味更醇。北宋·作者:魏野《寄赠华山致仕韩见素》
混元为教合醇精,视之无迹听无声。北宋·作者:赵恒《送张无梦归天台山》
华堂宴集应难去,玉斝醇醪满劝谁。北宋·作者:杨亿《次韵和昭收寄银台李舍人之什》
促席正逢羲日缓,酡颜仍有郢醪醇。北宋·作者:晏殊《寒食游王氏城东园林因寄王虞部》
前去重阳犹一日,不辞倾尽蚁醪醇。北宋·作者:晏殊《九月八日游涡》
秉箓调元功有序,在璿观妙政惟醇。北宋·作者:晏殊《奉和圣制新春》
照坐仙姿嵇玉冷,醉心英气瑾醪醇。北宋·作者:宋庠《赵奉礼见过》
醇酒暂留丞相饮,骊驹愁对主人歌。北宋·作者:宋祁《和十九日湖上与张集贤饯提刑张都官韵》
信潮暮送吴艎稳,公秫秋供箬酎醇。北宋·作者:宋祁《吴感勾归安簿》

醇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醇】【酉集下】【酉字部】 醇;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1284第18〔古文〕 【唐韻】常倫切【集韻】【韻會】【正韻】殊倫切, 音純。【說文】不澆酒也。【前漢·曹參傳】來者皆欲有言,至者參輒飮以醇酒。【註】醇酒不澆,謂厚酒也。【後漢·劉盆子傳】乃益釀醇酒。 又【玉篇】專也。 又粹淸也。【嵆康·養生論】神氣以醇白獨著。 又厚也。【前漢·景帝紀】至于移風易俗,黎民醇厚。【老子·道德經】其政悶悶,其民醇醇。【註】其政敎寬大,而民醇醇富厚,自相親睦。 又精也。【易·繫辭】天地絪縕,萬物化醇。【疏】萬物變化而精醇也。【朱子·本義】醇謂厚而凝也。 又謹重也。【史記·萬石君傳】事不關決于丞相,丞相醇謹而已。【前漢·衞綰傳】醇謹無他。 又【博雅】醇鉤,劒也。 又同純。【書·說命】惟厥攸居,政事惟醇。【註】居者,止而安也。安於義理之所止,故政事不雜也。 又【前漢·禮樂志】河龍供鯉醇犧牲。【註】師古曰:醇謂色不雜也。又【食貨志】天子不能具醇駟。【梅福傳】一色成體謂之醇。 【集韻】或作 。

与醇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醇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