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酖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1
  • 拼音:dān
  • 繁体:
  • 笔画:11
  • 部首:

酖字寓意

【酖】 dān 同“耽”②。

酖字解释

【酖】[①][dān][《廣韻》丁含切,平覃,端。](1)嗜酒。(2)引申为沉迷。参见“溺”。[②][zhèn][《字彙》直禁切]通“鴆1”。(1)毒鸟。(2)毒酒。(3)以毒酒杀人。

酖字诗词来源

【酖】酒中有毒酖主父,言之主父伤主母。中唐·作者:元稹《乐府古题序 将进酒》
每指多图为酖毒,自言寡欲即神仙。北宋·作者:徐积《雪 其八》
我疑没日贼不食,恐其肉酖死不痊。北宋·作者:王令《张巡》
由来留连多丧国,宴安酖毒因奢惑。北宋·作者:苏轼《骊山》
平吴献策了无遗,馈药人无酖毒疑。宋·作者:徐钧《羊祜》
倩盼作妖狐未惨,肥甘藏毒酖犹轻。南宋·作者:陆游《养生》
富贵酖人如蜜甜,小儿嗜蜜几曾嫌。南宋·作者:舒邦佐《送孙宪就任除秘监赴召》
酖毒不令猜叔子,药家谁实死颜畿。南宋·作者:方岳《悼祭酒徐仁伯 其一》
酖毒不令生厚味,奸邪宁使出繁声。南宋·作者:罗与之《卫生》
酌酖樽前气似虹,朱虚酒令却相容。宋末元初·作者:陈普《咏史 吕后》
晏安酖毒俱亡国,可但西施解误人。元末明初·作者:刘基《过苏州 其七》
宁知宴安含酖毒,耒耜一变成戈矛。元末明初·作者:刘基《题富好礼所畜村乐图》
于中契合水投盐,宁忧我酗从吾酖。元末明初·作者:李穑《圆齐示酒颂。仆略述吾辈出处。归饮中》
水火相煎竟成盐,曲孽所变诚可酖。元末明初·作者:李穑《有感》
西施之侧一无盐,淡泊有味平生酖。元末明初·作者:李穑《呈圆齐》
上追殷鼎调梅盐,诗中有味公方酖。元末明初·作者:李穑《自咏》
我慕莼羹未下盐,金盘羊酪何曾酖。元末明初·作者:李穑《又用前韵》
簿书鞭朴直米盐,当时逸兴今犹酖。元末明初·作者:李穑《圆齐少年。按行关东。奇观绝景。拾之无遗馀。而其文疏荡。有神仙之风。浮屠之气。皆关东之助也。今读来诗。有从仆游观之意。盖其爱之也沴。故发之于咏歌耳。又作一篇趣其行》
壮夫饮酖难逃死,贫者营资不绝炊。元末明初·作者:陶安《首尾吟六首 其三》
探环桑下悟前身,幼节知君不酖人。元末明初·作者:姚广孝《羊祜庙》

酖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酖】【酉集下】【酉字部】 酖;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1281第18【唐韻】丁含切【集韻】他含切【韻會】都含切, 音貪。【說文】樂酒也。【徐曰】酖酖然安且樂也。【廣韻】嗜酒。 又【韻會】或作沈。【前漢·五行志】荒沈於酒。 又【韻會】【正韻】 直禁切。與鴆通。【韻會】酒有鴆毒。【左傳·莊三十二年】使鍼季酖之。【註】酖,鳥名。其羽有毒,畫酒飮之則死。又【閔元年】宴安酖毒,不可懷也。

与酖字同五行属的字

    与酖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酖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