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畡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1
  • 拼音:gāi
  • 繁体:
  • 笔画:11
  • 部首:

畡字寓意

【畡】 gāi 古同“垓”。

畡字解释

【畡】[①][gāi][《集韻》柯開切,平咍,見。](1)同“垓”。古天子所领九州之地。(2)数名。参见“數”。

畡字诗词来源

【畡】陈师振旅清九垓,欣承顾问侍天杯。初唐·作者:李显《十月诞辰内殿宴群臣效柏梁体联句》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盛唐·作者: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将军自起舞长剑,壮士呼声动九垓。盛唐·作者:李白《杂歌谣辞 司马将军歌》
子明龙驾腾九垓,陵阳相对空崔嵬。唐·作者:霍总《郡楼望九华歌》
太微星斗拱琼台,圣祖琳宫镇九垓。唐·作者:白居易《题天柱峰》
须臾垓下贼星起,歌声缭绕悽人耳。中唐·作者:张碧《鸿沟》
偶乘青帝出蓬莱,剑戟峥嵘遍九垓。中唐·作者:吕岩《绍兴道会》
龙藏琅函遍九垓,霜钟金鼓振琼台。五代·作者:贯休《山居诗二十四首 其九》
三曰:君不见释梵诸天寿亿垓,天上人间去复来。五代·作者:贯休《送卢舍人三首 其三》
长星不为英雄住,半夜流光落九垓。晚唐·作者:胡曾《咏史诗 五丈原》
舜轨尧文混九垓,明堂宏构集良材。唐末至五代·作者:殷文圭《题胡州太学丘光庭博士幽居》
紫气天元出故关,大明先照九垓间。唐末至五代·作者:徐夤《东》
九垓垂定弃谋臣,一阵无功便杀身。唐末·作者:周昙《秦门 项籍》
蕃汉戈矛遍九垓,两京簪绂走黄埃。唐末·作者:周昙《晋门 怀帝》
弓指阵前争日月,血流垓下定龙蛇。唐末五代初·作者:栖一《垓下怀古》
西塞山高截九垓,谶谣终日自相催。晚唐·作者:孙元晏《吴 武昌》
圣慈如似日轮开,照烛光明遍九垓。后晋至后周·作者:释圆鉴《《长兴四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附诗》十九首 其九》
庆赐应时均亿兆,卜年从此数京垓。五代至宋初·作者:徐铉《奉和御制岁日二首 其二》
雄应垓下收蛇阵,滞想溪头伴豹韬。五代至宋初·作者:谭用之《古剑》
仙源佛窟有天台,今古嘉名遍九垓。后周·作者:释延寿《武肃王有旨石桥设斋会进一诗 其二》

畡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畡】【午集上】【田字部】 畡;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761第20【集韻】柯開切,音該。同垓。【鄭語】居九畡之田。【註】九畡九州之極也。

与畡字同五行属的字

    与畡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畡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