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駱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6
  • 拼音:luò
  • 繁体:
  • 笔画:16
  • 部首:

駱字寓意

【駱】 luò 见“骆”。

駱字解释

【駱】[①][luò][《廣韻》盧各切,入鐸,來。]“骆1”的繁体字。(1)骆马。(2)见“駝”。(3)见“驛”。(4)古种族名。即骆越。(5)古县名。汉置,治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境内。参阅《汉书·地理志下》。(6)姓。三国吴有骆统。见晋陆机《辨亡论》。[②][jià][《字彙補》居詐切]“骆2”的繁体字。见“2田”。

駱字诗词来源

【駱】车骑骆驿兮交错重。汉·作者:无名氏《张公神碑歌》
杨王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唐·作者:杜甫《戏为六绝句 其二》
二十一家同入蜀,惟残一人出骆谷。唐·作者:杜甫《三绝句 其二》
昨夜东风吹血腥,东来橐驼满旧都。唐·作者:杜甫《哀王孙》
幕前生致九青兕,骆驼?峞垂玄熊。唐·作者:杜甫《冬狩行》
輶车骆马往从谁,梦浦兰台日更迟。唐·作者:独孤及《送别荆南张判官》
毡包席裹可立致,十鼓祗载数骆驼。中唐·作者:韩愈《石鼓歌》
骆驼桥上蘋风急,鹦鹉杯中箬下春。中唐·作者:刘禹锡《洛中送韩七中丞之吴兴口号五首 其四》
往岁曾为西邑吏,惯从骆口到南秦。唐·作者:白居易《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 南秦雪》
项籍顾骓犹解叹,乐天别骆岂无情。唐·作者:白居易《病中诗十五首 卖骆马》
金羁骆马近卖却,罗袖柳枝寻放还。唐·作者:白居易《闲居》
帝城寒尽临寒食,骆谷春深未有春。中唐·作者:元稹《使东川 南秦雪》
北台东脚有骆驼岩。密覆盘回屈曲连。唐·作者:敦煌曲子《失调名 其十五 五台山赞十八首》
食不能嚼左右蹉,□似西域□骆驼。唐·作者:戴良《失父零丁》
王杨卢骆真何者,房杜萧张更是谁。五代·作者:贯休《赠杨公杜之舅》
骆谷转山围境内,汉江奔浪绕城边。北宋·作者:韩亿《洋州》
苍驹騧骆六十匹,隐谷映坡分尾鬉。北宋·作者:梅尧臣《元忠示胡人下程图》
一挥累纸恣奔放,骏若驾骆仍骖骊。北宋·作者:欧阳修《再和圣俞见答》
骆驼岗上沙如浪,马足东来困涉登。北宋·作者:韩维《归许道中二首 其二》
近代声名出卢骆,前朝笔墨数渊云。北宋·作者:王安石《奉酬杨乐道》

駱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駱】【亥集上】【馬字部】 駱;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1438第17【唐韻】盧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歷各切, 音洛。【玉篇】白馬黑鬣。【詩·小雅】嘽嘽駱馬。【禮·明堂位】夏后氏駱馬黑鬣。 又國名。【史記·南越王佗傳】佗以兵威邊,財物賂遺閩越西甌駱役屬焉。【註】漢書音義曰:駱,越也。索隱曰:姚氏按廣州記云:交阯有駱田,仰潮水上下,人食其田,名爲駱侯,諸縣自名爲駱將,後蜀王予將兵討駱侯,自稱爲安陽王。尉佗攻破安陽王,令二使典主交阯九眞二郡,卽甌駱也。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定襄郡駱縣。 又姓,駱統,見【吳志】。 又與落通。【史記·天官書】大荒駱歲,隂在巳。又【歷書】作大荒落。 又【字彙補】魯故切,與輅同。【史記·秦本紀】非子爲周大駱是也。 又【字彙補】居詐切,音駕。【轉注古音】古駕輅皆同駱字,駱主車駕,故字可互用,猶甸之與椉也。 【玉篇】又作 。

与駱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駱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