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踲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6
  • 拼音:dùn
  • 繁体:
  • 笔画:16
  • 部首:

踲字寓意

【踲】 dùn 古同“遁”。

踲字解释

【踲】[①][dùn][《集韻》杜本切,上混,定。]同“遯1”。潜逃。

踲字诗词来源

【踲】支遁爱山情谩切,昙摩泛海路空长。初唐·作者:沈佺期《红楼院应制》
远公遁迹庐山岑,开士幽居祇树林。盛唐·作者:李颀《题璿公山池》
谑浪肯居支遁下,风流还与远公齐。盛唐·作者:李白《别山僧》
徐州秃尾不足忆,汉阴槎头远遁逃。唐·作者:杜甫《观打鱼歌》
借问苦心爱者谁,后有韦讽前支遁。唐·作者: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近闻犬戎远遁逃,牧马不敢侵临洮。唐·作者:杜甫《近闻》
左贤未遁旌竿折,过在将军不在兵。唐·作者:常建《塞下》
韩康助采君臣药,支遁同看内外篇。唐·作者:司空曙《过卢秦卿旧居》
千仞岩峦深可遁,万重溪涧石楼台。唐·作者:寒山《诗三百三首 其二百五》
我亦人间肥遁客,也将踪迹寄林丘。唐·作者:牟融《登环翠楼》
闻道此中堪遁迹,肯容一榻学逃禅。唐·作者:牟融《题寺壁》
我逃名迹遁西林,不得灞陵倾别酒。唐·作者:刘商《姑苏怀古送秀才下第归江南》
影沈潭底龙惊遁,当昼无云跨虚碧。中唐·作者:韩愈《送僧澄观》
遁迹岂劳登远岫,垂丝何必坐溪磻。唐·作者:张浑《七老会诗》
全家遁世曾无闷,半俸资身亦有馀。唐·作者:白居易《刑部尚书致仕》
古时陶尧作天子,逊遁亲听康衢歌。中唐·作者: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 其八 骠国乐》
戴颙今日称居士,支遁他年识领军。唐·作者:温庭筠《重游圭峰宗密禅师精庐》
林下天书起遁逃,不堪移疾入尘劳。唐·作者:薛能《蒙恩除侍御史行次华州寄蒋相》
今日见君嘉遁处,悔将名利役疏慵。唐·作者:薛逢《五峰隐者》
祗缘支遁谈经妙,所以许询都讲来。五代·作者:贯休《蜀王入大慈寺听讲》

踲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踲】【酉集中】【足字部】 踲;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1229第17【集韻】杜本切,音盾。與遯同。

与踲字同五行属的字

    与踲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踲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