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軆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20
  • 拼音:
  • 繁体:
  • 笔画:20
  • 部首:

軆字寓意

【軆】 tǐ 古同“体”。

軆字解释

【軆】[①][tǐ]同“體1”。身体。

軆字诗词来源

【軆】我王何忧能不移。饥不遑食四体疲。先秦·作者:无名氏《采葛妇歌》
安体定神达消息,百王传之赖功力,寿考康宁累万亿。东汉·作者:班固《竹扇赋》
体如飘风行如飞。娈彼孺子相追随。西晋·作者:陆机《百年歌十首 其一》
二十时。肤体彩泽人理成。西晋·作者:陆机《百年歌十首 其二》
四十时。体力克壮志方刚。西晋·作者:陆机《百年歌十首 其四》
形体虽是志意非。西晋·作者:陆机《百年歌十首 其九》
鳞身甲体永兴福。十六国·作者:王嘉《歌三首 其三》
状似明月泛云河,体如轻风动流波。南朝宋·作者:刘铄《白纻曲》
实体平心待和味。南梁·作者:沈约《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九 需雅》
舞女趁节体自轻。南梁·作者:张率《白纻歌九首 其一》
妙声屡唱轻体飞。南梁·作者:张率《白纻歌九首 其二》
不见耳目善观听,身体元无空有形。南梁·作者:菩提达摩《谶 其二十四》
金翠列辉蕙麝丰,淑姿秀体允帝衷。南北朝·作者:无名氏《宋泰始歌舞曲十二首 其十二 白纻篇大雅》
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保如则秘书。南北朝·作者:无名氏《谚语后人引梁世谚论史职》
三变之时。变形易体在北方。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三》
变形易体在罽宾。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十三》
尼莲河水正东流,曾浴金人体得柔。初唐·作者:玄奘《题尼莲河七言》
大师令传此顿教,愿学之人同一体。初唐·作者:慧能《无相颂》
尘心不识体中天,空敬灵仪拟觅仙。唐·作者:张果《玄珠歌 其三》
解通神息体藏珍,与道相违便失真。唐·作者:张果《玄珠歌 其十》

軆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軆】【酉集中】【身字部】 軆; 康熙笔画:20; 页码:页1238第15【廣韻】他禮切【集韻】土禮切, 音挮。與體同。俗作躰,非是。

与軆字同五行属的字

    与軆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軆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