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巇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20
  • 拼音:
  • 繁体:
  • 笔画:20
  • 部首:

巇字寓意

【巇】 xī 险:“双流逆道。” 缝隙:“变情徇势,射利抵

巇字解释

【巇】[①][xī][《廣韻》許覊切,平支,曉。]亦作“1”。亦作“隵1”。(1)险恶;险峻。(2)罅隙。比喻可乘之机。

巇字诗词来源

【巇】莫见九江平稳去,还从三峡崄巇来。唐·作者:韩溉《浔阳观水》
人行之字路嵚巇,九锁青山胜九疑。唐·作者:徐凝《九锁山》
曾同客舍吞饥渴,久共名场踏崄巇。唐·作者:章孝标《和滕迈先辈伤马》
亦复不堕过人法,崄巇绝危而不危。唐·作者:傅翕《行路难二十篇并序 其八 第八章明本际不可得》
人生岂得轻离别,天意何曾忌崄巇。唐·作者:李商隐《荆门西下》
越外险巇防俗事,就中拘检信人文。唐·作者:高骈《遣兴》
归路崄巇今坦荡,一条千里直如弦。唐·作者:高骈《过天威径》
奇松怪柏为樵苏,童山眢谷亡崄巇。唐·作者:郑嵎《津阳门诗》
宦途巇崄终难测,稳泊渔舟隐姓名。唐末·作者:韩偓《病中初闻复官二首 其二》
均荒补败岂无术,布在方册撑颓巇。唐·作者:陆龟蒙《江湖散人歌》
迹避险巇翻失路,心归闲澹不因僧。晚唐·作者:李昌符《秋夜作》
世上无穷崄巇事,算应难入钓船来。唐·作者:秦韬玉《钓翁》
何必闲吟蜀道难,知君心出崄巇间。唐末至五代·作者:齐己《送人入蜀》
岭表榆关路崄巇,颁条持节两无辞。北宋·作者:王禹偁《赠毋中舍》
汉初开郡出南夷,万壑千岩足崄巇。北宋·作者:齐唐《南雄城楼》
蜀道三千里巇险,宦途五十驿风波。北宋·作者:石介《入蜀至左绵路次水轩暂憩》
蜀道循山多险巇,行人独此策征羁。北宋·作者:张方平《兴州长举县西二十里阁道立表曰飞石阁告往来者急度勿停予赴益部兴州将吏来迎皆至长举因访老吏飞石之状云昔尝有之亦飘风暴雨之时也予望山顶皆已垦耕而行人熟虚名至是皆驰过因成一绝》
未成一军已出战,驱逐急使缘崄巇。北宋·作者:苏舜钦《庆州败》
嘉陵江湍清且洁,锦屏山叠雄复巇。北宋·作者:赵抃《答阆州通判吴师孟职方》
人情自古怕迁移,更去南方路险巇。北宋·作者:李觏《送流人》

巇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巇】【寅集中】【山字部】 巇; 康熙笔画:20; 页码:页322第20【廣韻】許羈切【集韻】【韻會】【正韻】虛宜切, 音羲。山相對危險也。【張衡·南都賦】 巇屹 。【註】 巇。危險貌。【張九齡贈舊寮詩】經途避險巇。 又罅 也。【揚子·法言】巇可抵乎。【註】巇,釁 也。抵,擠也。 【集韻】本作 。亦作嶬。

与巇字同五行属的字

    与巇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巇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