泷字的含义
泷字的解释
泷
- 五行:水
- 康熙笔画:20
- 拼音:lóng
- 繁体:瀧
- 笔画:8
- 部首:氵
泷字寓意
【泷】泷 (瀧) lóng 〔泷泷〕雨滴的样子。 急流的水。 泷 (瀧) shuāng 〔泷水〕地名,在中国广东省。
泷字解释
【泷】[①][lóng][《廣韻》盧紅切,平東,來。]亦作“滝1”。“泷1”的繁体字。(1)下雨貌。(2)引申为下雨。(3)古水名。即今山东省孝妇河。也作“籠水”,古称袁水。[②][shuāng][《廣韻》所江切,平江,生。]亦作“滝2”。“泷2”的繁体字。(1)见“瀧2岡”。(2)水名。即今武水。又名武溪,源出湖南省临武县境。(3)水名。即今广东省西江支流罗定江。[③][lóng][《廣韻》吕江切,平江,來。]亦作“滝3”。“泷3”的繁体字。湍急的河流。
泷字诗词来源
【泷】仰王禽兮又崎危,俯泷渊兮怛以悲,岸参天兮无路蹊。东汉·作者:郭苍《神汉桂阳太守周府君碑铭》
蹶巨石兮以湮填,开切促兮导曲机,推六泷兮弱其势。东汉·作者:郭苍《神汉桂阳太守周府君碑铭》
扁舟欲到泷口湍,春水湍泷上水难。唐·作者:元结《宿丹崖翁宅》
下泷船似入深渊,上泷船似欲升天。唐·作者:元结《杂曲歌辞 其五 欸乃曲》
泷南始到九疑郡,应绝高人乘兴船。唐·作者:元结《杂曲歌辞 其五 欸乃曲》
校尉徵兵出塞西,别营分骑过龙溪。唐·作者:郑锡《出塞曲》
不觉离家已五千,仍将衰病入泷船。中唐·作者:韩愈《题临泷寺》
万壑奔伤溢作泷,湍飞浪激如绳直。唐·作者:李绅《逾岭峤止荒陬抵高要》
泷夫拟楫劈高浪,瞥忽浮沈如电随。唐·作者:李绅《逾岭峤止荒陬抵高要》
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中唐·作者:贾岛《寄韩潮州愈》
泷分桂岭鱼难过,瘴近衡峰雁却回。唐·作者:许浑《冬日登越王台怀归》
海门征棹赴龙泷,暂寄华筵倒玉缸。唐·作者:许浑《留别赵端公》
已知罢秩辞泷水,相劝移家近岳云。唐·作者:周贺《寄韩司兵》
何能更涉泷江去,独立寒流吊楚宫。唐·作者:李商隐《过伊仆射旧宅》
鸟道泷湫悉行后,岂将翻译负心期。晚唐·作者:黄滔《送僧》
春尽之官直到秋,岭云深处凭泷楼。唐·作者:陆龟蒙《奉和袭美送李明府之任南海》
酒满椰杯消毒雾,风随蕉叶下泷船。唐·作者:陆龟蒙《奉和袭美寄琼州杨舍人》
君看黄阁南迁客,一过泷州绝好音。唐末至五代·作者:徐夤《绿鬓》
蹶巨石兮以湮填,开切促兮导曲机,推六泷兮弱其势。东汉·作者:郭苍《神汉桂阳太守周府君碑铭》
扁舟欲到泷口湍,春水湍泷上水难。唐·作者:元结《宿丹崖翁宅》
下泷船似入深渊,上泷船似欲升天。唐·作者:元结《杂曲歌辞 其五 欸乃曲》
泷南始到九疑郡,应绝高人乘兴船。唐·作者:元结《杂曲歌辞 其五 欸乃曲》
校尉徵兵出塞西,别营分骑过龙溪。唐·作者:郑锡《出塞曲》
不觉离家已五千,仍将衰病入泷船。中唐·作者:韩愈《题临泷寺》
万壑奔伤溢作泷,湍飞浪激如绳直。唐·作者:李绅《逾岭峤止荒陬抵高要》
泷夫拟楫劈高浪,瞥忽浮沈如电随。唐·作者:李绅《逾岭峤止荒陬抵高要》
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中唐·作者:贾岛《寄韩潮州愈》
泷分桂岭鱼难过,瘴近衡峰雁却回。唐·作者:许浑《冬日登越王台怀归》
海门征棹赴龙泷,暂寄华筵倒玉缸。唐·作者:许浑《留别赵端公》
已知罢秩辞泷水,相劝移家近岳云。唐·作者:周贺《寄韩司兵》
何能更涉泷江去,独立寒流吊楚宫。唐·作者:李商隐《过伊仆射旧宅》
鸟道泷湫悉行后,岂将翻译负心期。晚唐·作者:黄滔《送僧》
春尽之官直到秋,岭云深处凭泷楼。唐·作者:陆龟蒙《奉和袭美送李明府之任南海》
酒满椰杯消毒雾,风随蕉叶下泷船。唐·作者:陆龟蒙《奉和袭美寄琼州杨舍人》
君看黄阁南迁客,一过泷州绝好音。唐末至五代·作者:徐夤《绿鬓》
泷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泷】【巳集上】【水字部】 瀧; 康熙笔画:20; 页码:页619第12【廣韻】盧紅切【集韻】【韻會】盧東切, 音籠。【說文】雨瀧瀧貌。 又瀧涷,沾漬也。【揚子·方言】瀧涿,謂之霑 。 又水名,在梁鄒縣。【水經注】瀧水,卽古袁水也。 又【集韻】力鍾切【正韻】盧容切, 音龍。義同。 又【廣韻】所江切【集韻】【韻會】疎江切, 音雙。水名。【水經注】桂陽藍豪山,廣圓五百里,悉曲江縣界,巖嶺干天,交柯雲蔚,霾天晦景,謂之瀧中。 又州名。【廣輿記】廣東羅定州,梁曰瀧州,隋曰瀧水,今州有瀧水縣。 又【廣韻】呂江切【集韻】【韻會】閭江切, 音 。奔湍也。南人名湍曰瀧。 又【集韻】盧貢切,音弄。瀧涷,溼也。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