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濉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7
  • 拼音:suī
  • 繁体:
  • 笔画:16
  • 部首:

濉字寓意

【濉】 suī 〔河〕水名,源出中国安徽省,流至江苏省入洪泽湖。

濉字解释

【濉】[①][suī][《廣韻》息遺切,平脂,心。](1)水名。古蒗荡渠的支津。今上游自河南省睢县以上,为惠济河道所占,在杞县开封县之间,更有一支入惠济河,馀俱湮;下游在安徽省萧县、宿县、灵璧、宿迁、泗县等地,若断若续,入于淮水。(2)水名。在福建省西部。参阅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福建四·邵武府》。

濉字诗词来源

【濉】陴湖绿爱白鸥飞,濉水清怜红鲤肥。唐·作者:白居易《醉后走笔酬刘五主簿长句之赠兼简张大贾二十四先辈昆季》
黄昏日暮驱羸马,夜宿濉阳烽火下。唐·作者:李涉《濉阳行》
今日九重天上去,濉阳孤客奈愁何。北宋·作者:范仲淹《送李纮殿院赴阙 其一》
邹阳本是梁园客,醉赏犹思濉水滨。北宋·作者:文彦博《和副枢蔡谏议赠副枢吴谏议谢惠新宅杂花之什》
我有弊庐濉之阳,子参良田枕清颍。北宋·作者:张方平《出京东归招赵参》
濉水瀫江天共远,举头惟见雁南来。北宋·作者:赵抃《寄酬致政赵少师五首 其四》
梁人犹为濉阳歌,隋人水调能相和。北宋·作者:刘敞《濉阳歌》
濉园文雅久湮沦,居守今逢紫禁臣。北宋·作者:刘挚《次和次中简留守苏子容》
一樽通济桥边酒,两夜临濉驿外钟。北宋·作者:贺铸《永城邂逅周元通再索诗赠别》
朅来濉上见犹子,雄姿宛有典型存。宋·作者:杨时《送富朝奉还阙》
但惜濉阳蔡公子,莺花烂漫向京关。北宋·作者:晁补之《立春日呈通守资中通直》
雨过濉江宿霭收,粼粼澄碧净涵秋。宋·作者:谢诇《濉江》
金杏园边春色早,连阡粟麦濉河道。南宋·作者:周麟之《中原民谣 归德府》
高皇匹马兴涣濉,南巡国步尤阽危。南宋·作者:楼钥《寄题临江徐秘阁儒荣堂》
好是濉阳桃李树,春风新照玉麟腰。南宋·作者:李壁《知府丈袖赐新篇愈叹精奇勉缀俚辞干览采》
拔木扬沙濉水上,大风中有汉山河。元·作者:陈孚《沛县歌风台 其一》
嵬嵬圣石倚霄汉,障断濉南山一半。元·作者:黄元实《濉阳八景 其四 铙山晴雪》
君不见昔时刘项征战地,彭山濉水空秋草。明·作者:皇甫涍《送中麓子之彭城》
桓山愚穴巢狐兔,濉水无情浴鹭鸥。明·作者:黄廷用《城南泛舟》
台在已无戏马人,濉流犹记败军处。明·作者:王慎中《过彭城作》

濉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濉】【巳集上】【水字部】 濉; 康熙笔画:17; 页码:页654第30【廣韻】息遺切【集韻】宣隹切, 音綏。水名。【正字通】與睢同。【括地志】睢水,首受浚儀縣浪蕩渠水,東經臨慮縣入泗。

与濉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濉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