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鐩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21
  • 拼音:suì
  • 繁体:
  • 笔画:20
  • 部首:

鐩字寓意

【鐩】 suì 古同“燧”,古代聚集阳光取火的器具。

鐩字解释

【鐩】[①][suì]亦作“1”。

鐩字诗词来源

【鐩】边亭哀兮夜燧灭,孙枝振兮空岫吟。南朝宋·作者:袁淑《咏寒雪诗》
火燧知从新节变,灰心还与故人同。唐·作者:朱湾《平陵寓居再逢寒食》
击革摐金燧牛尾,犬羊兵败如山死。唐·作者:庄南杰《雁门太守行》
烟尘乱起无亭燧,主帅惊跳弃旄钺。中唐·作者: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 其十一 缚戎人》
欲上隋堤举步迟,隔云烽燧叫非时。唐末至五代·作者:韦庄《汴堤行》
江边烽燧几时休,江上行人雪满头。唐末至五代·作者:韦庄《江边吟》
燧林芳草绵绵思,尽日相携陟丽谯。唐末至五代·作者:马彧《赠韩定辞》
柳燧青青淑气和,冰纹初解縠文波。北宋·作者:晏殊《立春日词 其二 内廷》
单车款曲怀辽帐,一燧平安出陇云。北宋·作者:宋祁《送太尉相公赴镇安军二首 其一》
土山高高置烽燧,毛囊贮获闲刀弓。北宋·作者:梅尧臣《元忠示胡人下程图》
或疑古者燧人氏,钻以出火为炮燔。北宋·作者:欧阳修《菱溪大石》
忆昨朔边被朝寄,亭燧灭警兵锋韬。北宋·作者:韩琦《谢并帅王仲仪端明惠葡萄酒》
逻候不惊烽燧息,高原闲猎旧将军。北宋·作者:文同《豳州》
杂花乱种盘涡底,小屋深居鉴燧心。北宋·作者:司马光《污亭》
蕃使常来射狐兔,汉兵不道传烽燧。北宋·作者:王安石《白沟行》
承平百年烽燧冷,此物僵卧枯榆根。北宋·作者:苏轼《次韵滕大夫三首 其一 雪浪石二首》
焰燧何劳鼓万牛,聊将一带付幽流。北宋·作者:李之仪《金陵怀古二首 其一》
龙胡尚泣遗弓剑,燧火俄惊变柳槐。北宋·作者:范祖禹《和子开从驾朝谒景灵宫二首 其二》
我亦茅檐自钻燧,煨针烧艾检铜人。北宋·作者:李廌《寒食》
渔阳烽燧起云间,玉辇苍黄下此山。宋·作者:杜常《骊山》

鐩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鐩】【戌集上】【金字部】 鐩; 康熙笔画:21; 页码:页1323第13【玉篇】同鐆。

与鐩字同五行属的字

    与鐩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鐩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